最好的師傅是讚美

 

文‧照片提供/麥能

 

▲對麥能而言,創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對自己誠實;讚美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向對方誠實。

 

認識畢裘漪,是在一個社區藝術工作坊(Art Demo Workshop)的授課班上。那天,將近二十多人的組員,分成三人一組,我要大家一起用「直覺與即興」的方式來進行主題創作。


面對都是成人,許多還是銀髮族的組員說:「不要想太多,就把你們自己想像成只有五歲吧!」


果不其然,在打破恐懼感之後,那真是一次成果豐碩、互動熱烈的工作坊。

 

▲畢大姊曾是麥能的學生,但她用真誠的讚美肯定,用寶貴的時間陪伴,亦成為作者的師傅之一。

 

精力充沛的畢大姊


當晚,畢裘漪在一塊保麗龍海報板上塗鴉,我鼓勵她:


「妳應該將這塊板子帶回去,繼續發展,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畢大姊睜大眼睛看著我:「真的嗎?」


我問她:「難道妳不喜歡嗎?」


她興奮地點點頭:「喔,我非常喜歡!」


從那次工作坊後,畢大姊主動出擊,要求我是否可以開放畫室提供參觀。當然,面對這種熱情,二話不說,如其所約,泡茶等候嘉賓光臨。


那天,我們東南西北地聊了許多,除了牆上看得見的畫作之外,也看了許多其他不同媒材的作品。畢大姊的眼睛始終瞪得斗大:


「對!這就是我所需要的,來感受一下真實的創作氣氛。」


畢大姊原本學的是建築,退休之後,仍然精力充沛,在她的花園種了許多藥草與蔬果,單單番茄就有十七種之多。除了園藝,還養了三隻貓。她喜歡縫紉,以閣樓充當工作室,佈置得宛如一家布料店面。


我看過她用海苔做成的和服,她說:「下一件和服要用洋蔥皮來做。」真是不得不佩服她對這些「有機材料」的研發與投入!


一天上午,約好與畢大姊在我家吃早餐,為了一起觀看某藝術家組織的網上示範會議,畢大姊提早出發,車停在隔三條街的地方,氣喘喘地到了我家門口。


我跟她說:「正好,還有十分鐘才開始。」


「那我該做些什麼?」


我回答:「都不必,只要按一個鍵就好。」十點整準時打開網站,突然驚覺:「啊,會議是以西岸時間為準,與波士頓時間整整差了三個小時,我真是糊塗啊!」


在道歉聲中提議:「既然不能再等三個小時,那就專心吃早餐吧!」


看了桌上的擺設,畢大姊一臉開心:「喔,多麼棒的早餐,我真是感到十分榮幸。」

 

認真執著的馬琳


看見畢大姊臉上反應的神情,使我想起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馬琳,心想,如果馬琳也在場,反應一定會跟畢大姊一樣。馬琳是那種無論煮什麼給她吃,都會說好吃的誇講者,隨便一個冷凍水餃,就會令她讚歎不已。


我與馬琳是在陶藝工作室認識的,我們之間作風迥然不同,我是大喇喇地隨意玩陶,而她做的陶器風格則十分精準,對每件作品都十分認真與執著。


有一次為了要做出樹葉的裝飾效果,馬琳架著老花眼鏡在釉藥隔離室中拿著噴槍:「我不會畫,所以用真正的葉片拓印。」


她將落葉放在未乾的陶土上,然後用釉藥噴槍一絲不茍地噴出圖樣。她常說:「我不是藝術家,妳才是。」

 

▲與麥能一起做陶,認真執著的馬琳(右一持杯者),是那種無論煮什麼給她吃,都會讚不絕口的人。


起初,會認為她是謙虛才這樣講,但漸漸地,開始懂得這句話後面的含意,我想,她是不以為自己有天分,所以,總是以一種全力以赴的態度來面對作品。


許多時候,我跟馬琳都是最後離開工作室的人,偌大安靜的工作室中,我們各據一方,各做各的,有時聊聊,有時專心無語。我知道,不論多晚,馬琳都會開車載我回家─那是一段不需要看時鐘,盡情盡力工作,直到一方「累斃」,宣布收工的「過癮時光」。


在馬琳的追思茶會中,一位叫溫蒂的女士向我走來:「妳就是麥能,馬琳常常向我提起妳,妳不知道她有多愛妳,多欣賞妳,妳的好,也許連妳自己都不知道……」


這就是時時慷慨讚美人的馬琳。在畢大姊面前提起馬琳,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妳們在許多方面,都很類似。」


「不過,我還活著。」在大笑聲中,結束了此段突然掀起的故友情懷。對啊,畢大姊不就是神賜給我的另一位馬琳嗎?


地鐵族如我,平日通行無阻,但若面臨搬運畫作的需要,就必須求助他人。那天,感謝畢大姊拔刀相助,陪我到畫廊將畫作運回畫室,在回程中,畫廊的負責人馬克,邀請我們順道去他的工作室參觀。馬克,無疑是位好畫家,從作品中,看到許多人性赤裸的掙扎與黑暗。


在未看過馬克的作品之前,他就建議我與他「交換作品」。但是看完這麼「沉重」的作品後,實在不想交換,幸好,畢大姊適時說道:「對不起,等下我還有約,所以我們應該準備上路了。」


「妳等下真的有約嗎?」回程時我問。


「當然沒有,我只是找個藉口,否則天知道他會留我們到何時?」一路上哈欠連連地回到畫室,泡了壺熱茶,舒緩疲累之後,對長我二十歲的畢大姊說:「等一下,妳就直接回家,我搭地鐵回家就行。」


從畫室到她家,開車只要十多分鐘,但從我家到她家至少要三十分鐘。我知道,如果我累,她一定也累了。但畢大姊在旁勸說:「你搭車要花一個鐘頭,開車只要二十分鐘,我還是載妳回家吧。」

 

▲對藝術家麥能來說,許多位好「師傅」領她進入好山好水,就像「馬琳」與「畢大姊」所提供的生命溫度。

 

眾多師傅的生命溫度


身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時常會被問起:「誰對妳的影響最大?」「妳的靈感從哪裡來?」……這些大哉問!很難回答得全備完整。


生命是不同片段的融合組成,在旅程中,感謝許多位好「師傅」領我進入好山好水的美地。


「師傅」也許是老師,也許是前輩留下的作品,也許是市場裡某個攤位擺設、某本書的一段話、某棟令人歎為觀止的建築物、某場令人感動的演出、某棵樹、某朵花……是許多、許多像溪流般的「某某某」,滋養、豐富了我生命的汪洋。


眾多師傅中,感謝「馬琳」與「畢大姊」所提供的生命溫度。她們用真誠的讚美肯定,用寶貴的時間陪伴,用開朗的笑聲回應,用幽默的態度接納,用成熟的體恤包容……令我感到倍受寵愛!


有一回,在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所主辦的藝術欣賞與創作營中,有一位學員操著一口漂亮的京片子,當著其他學員對我說:「老師,我覺得妳特喜歡稱讚人,我畫得哪有那麼好?」我對她說:


「妳要相信我,我說好就是好,沒有必要騙妳啊!」

 

對我而言,創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對自己誠實;讚美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向對方誠實。我祈求此生,在神與人的面前,都不要錯過任何一個能夠表達讚美與真誠的機會。

 

 

作者小檔案

麥能,本名周蘭惠,來自臺灣,現居波士頓。全職藝術工作者,熱愛色彩,鍾情繪畫,使用個人符號訴說與神、與人、與自然的關係。喜歡好友、美食、寫作、喝下午茶、聽爵士樂。有錢時旅遊、看好秀,沒錢時散步、做白日夢。用心品嘗生活、認真享受生命。曾任波士頓大學駐校藝術家、臺灣東華大學駐校藝術家,2007古根漢繪畫創作獎得主。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