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瞭望臺】

談談信仰的DIY

 

文/殷穎

 

▲神看重每個靈魂,祂要拯救那一百隻羊中的每一隻!

 

祂重視每一個罪人的悔改;所以那一百隻羊,不是整體的一百隻,而是一百隻中個別的每一隻。

 

所謂DIY,就是時下的流行語「自己來」(Do It Yourself)。說來也滿奇怪的,早期機械初發明的年代,人們凡物都希望是機器製造的才好。手工製品因耗時費事,產品規格多不合標準,遠不如機器製造的精良、快速、省事又省錢,而屬落伍商品,逐漸被摒棄、淘汰了。


但在大量機器製品塞滿了世界之後,人們又發覺,用機器大量生產的各種後遺症持續湧現。時至今日,人們已無法再由機械世界中脫身,但也確實感到煩膩、厭倦了。因此,人們重新眷戀起以手工製作產品的各種優點與樂趣。


現今的手工產品,除了特別標示出「手工製造」,價格會比機器製造者高出許多。人們又開始懷念、珍惜以手工製作的種種好處,雙手再度恢復了長久遭到漠視的功能。當然,「手工製造」多半還需要搭配一些簡單工具,並非全靠兩手。


但人卻奪回了機械的主導權,手不再只是用來打開機器的開關,或以手指輕敲鍵盤,然後全靠機器自動化生產,只在機器末端等著收取產品,而是全程以人力與手工技巧去取代機械的操作。最後以雙手製出的產品,可能每一種(個)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成為獨一無二的創作,各有其個性與特色,更顯珍貴,甚至被視為「藝術品」。製作的人會有高度成就感,這便是DIY無可取代的魅力。

 

自義v.s因信稱義


DIY與屬靈的信仰有關聯嗎?有,而且還十分重要。談到屬靈的信仰,一般有兩種極端。一是靠完全的「自義」,就是全憑DIY拯救自己。要修行、修身、做公益、積德、施捨,甚至要捨己身叫人焚燒(參考哥林多前書13:3),用人自己之善行所累積的善功自救,為自己搭架天梯登上天堂。


另一極端,便是「因信稱義」,完全仰仗救恩,自己什麼都不必做,因為一切都已由基督的救恩包括了。只要搭上救恩的便車,便可安抵天堂。此種情勢發展到了二十世紀,便形成了所謂「廉價恩典」的信仰。


在納粹集中營中殉道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便指出:教會因誤解「因信稱義」的教義,誤用了神的恩典,使之貶值為廉價的救恩。不用悔改的洗禮與不必認罪的聖餐,已嚴重腐蝕了神的教會;使昔日向舉世差遣宣教士傳道的歐洲教會,步上了今天所謂的「後教會時代」。早先那些美侖美奐、氣象萬千、會眾興旺的大禮拜堂中,如今信徒寥寥無幾,教堂空空如也。黑暗的烏雲已悄悄籠罩了神的國度,歐洲的主流教會正面臨空前的危機。


另一方面,有些福音派的教會卻又在律法主義中復活了。許多教會除了聖經的教訓,都有自己的內規─用另一種角度來詮釋神的律法。這便是今天正在流行的DIY,「救恩自己來」。人們將神的救恩加上了許多附屬條款:大如以說方言為得救的標準模式,或要參加其教會,必須重新受浸(洗);小如生活的種種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反之,則為「不屬靈」,便不能「得救」。

 

主動接受,在愛中建立自己


「自義」與「因信稱義」這兩種極端屬靈的取向,各有偏失。因為「因信稱義」並非完全被動,人自己全無作為;相反的,人必須主動接受聖靈的感動,完全降伏在基督的十字架下認罪悔改,才能得到主的救恩;領受了神的恩典,才可以稱義。而且人在得救之後,更要靠神恩才能努力達到成聖的功夫與境界;使屬靈的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參考以弗所書4:11-16)。


而在成聖的過程中,還要為主背負十架,甚至付上生命作為代價。潘霍華甚至強調,背負十架就是要為主去死。所以,「因信稱義」絕非手執救恩的車票,什麼都不做,只等待搭上救恩直達車,便穩上天堂。

 

▲現代人重新眷戀起手工製品的各種樂趣,然而「屬靈DIY」心態容易落入自義的盲點,豈可不慎!(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神看重每一個靈魂


「因信稱義」更非救恩的大量製造機,基督的寶血一次付上了代價,便可製造出無數的「救恩產品」;在「因信稱義」的號召下,一家、一族、一國都可以整批得救上天堂。「因信稱義」是每一個人的事,神要拯救的是每一個個別的靈魂。所以主特別以「迷羊的比喻」(參考路加福音15:1-7)為例,強調神要尋找拯救的是一百隻羊中,那失落的一隻。祂重視每一個罪人的悔改;所以那一百隻羊,不是整體的一百隻,而是一百隻中個別的每一隻。


在DIY的極端中,人們重視珍惜神寶貴恩典的心態,值得肯定與敬佩。但由於過度慎重,便取代了主的救恩,另設下了許多條件(障礙),限制與提高了救恩的門檻。在「因信稱義」的恩典之外,附加上許多使用說明與潛在規則,使神的救恩無形中再回復到律法的轄制,為救恩訂下了許多個別經驗的模式。在原本免費的入場券上,另課以附加稅,且附加稅須先自行付清方可進場。尤有進者,甚至演變成附券比正券更為重要的景況,不知不覺又回復到律法主義的窠臼了。

 

雖然這種種屬靈的DIY,也會使人得到某種成就感,它卻污損了主的救恩,使救恩的入場券因而失效了。保羅說得好:「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這是每個基督徒都可能需要自省的盲點,不可不慎!

 

 

作者小檔案

殷穎牧師,酷愛文學、大自然及謳歌創造主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企編人、出版人及傳播工作者。曾任教會新聞周刊企編及社長,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人與行政主管,並牧養教會二十餘載。著有《歸回田園》、《心靈的苦杯與饗宴》、《石頭的誘惑》、《耶穌的腳印》、《十字架下的沉思》等多本作品。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