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賓州文字實務培訓營】課程迴響

重享文字盛筵

 

文/林昭玲

 

我對文字工作的興趣是有來由的。


1976年,美國慶祝獨立兩百週年,我看了三本書,信了主,從此生命改變!親身體驗到文字宣教的莫大果效,那時已興起參與文字工作的念頭。


1999年8月參加蘇文安老師的第一屆文字工作實務營,好喜歡他教的「七每運動」。其中有五項我已在實行:每天盡量過簡樸而有規律的生活,幾乎每天寫靈感 筆記,也有好奇心勤跑勤問,並經常閱讀好書,也不間斷地參加教會主日學。


離營後開始抄寫好文章,但就是沒有投稿。丈夫工作繁重,我又全職工作,家務事還得全包。加上我做事仔細,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哪有餘力及心情去寫作投稿?


想不到,丈夫兩年多前心臟病突發去世,我按原計畫整修屋齡半百的老房子。去年夏天賣掉房子後,搬至靠近兒子家的賓州蘭城(Lancaster)。現在住的 社區舒適方便,又有人割草鏟雪,生活簡單輕省,於是想重新提筆寫作,便回來重修蘇老師的課。


第一天上課時,我便跟老師打個商量:「蘇老師,我老了,請您手下留情,不要像十二年前那麼逼我們吧!當時為了第二天交卷,常寫到三更半夜呢。」


蘇老師笑著對我說:「你老了,我也老了呀!」


果然,現在的實地寫作都在課堂上完成,不用再挑燈夜戰了。

 

事奉準則


事隔十二年,再聽蘇老師講課,以前印象深刻的三件事仍然觸動我心,引起我的共鳴。


第一,文字工作者的靈命最重要。文字人要與神、與人有好的關係,工作才能持久、有果效。生活的順序應是:生命、生活、工作。這也是為什麼蘇老師要我們秉持 「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的信念。


第二,一車水的故事。這是1990年在加州洛杉磯發生的真實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學到要像救火員一樣,聽指揮官的命令,不能隨便把我們的一車水倒在任何被 火燃燒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要聆聽指揮官—神的呼召,把我們的才能和精力用在祂差派給我們的事工上,而不能隨意揮霍。


第三,文字事奉者的禱告不是求神給我們安逸的生活,而是求神使我們更堅強;不求與能力相等的工作,而求與工作相等的能力,這樣我們才會倚靠神的恩典來成就 祂所託付的事。

 

寫作訣竅


蘇老師教我們寫作十訣,其中一訣是“Show, not Tell”。課堂上看了一支短片:一對男女舞動和諧美妙,令人陶醉,其實女舞者缺一隻手,男舞者缺一隻腳,是拿著拐杖在跳舞。這場Show在說:人有缺陷 沒關係,只要與人同工,各人發揮所長,互相配搭,便能營造出美好的事工。


另一訣是「經營細節」,蘇老師引用聖經路得記所記載,財主波阿斯一到田裡便向他的雇工打招呼,當他看到路得這陌生女子在他田裡撿麥穗的時候,便向他的領班 打聽路得的身分,然後主動關懷照顧路得。


之後,每當讀到路得記,彷彿看到一位富有的中年男人,雖然有錢有地位,但不驕傲也不放縱,而是溫和有禮,滿有恩慈。故事中呈現的路得則是一位外籍新娘,丈 夫死了,成了寡婦,與同樣守寡的婆婆相依為命。婆媳倆貧苦無依,落得媳婦去人家田裡拾穗。故事結尾就像童話故事一般,窮苦的路得與富有的波阿斯結為連理, 且生了個兒子,「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蘇老師也用一則土著抽煙的故事來示範文字的巧妙運用。有一個部落信了主,問教皇:「禱告時能不能抽煙?」教皇回答:「不能!」


後來,他們竟然看到另一個部落信主的人在禱告時抽煙;原來他們是這樣問教皇的:


「抽煙時能不能禱告?」教皇回答說:「能!」

 

遊記隨筆


某天上課,蘇老師要我們做「眼觀四面」的練習。我們去外面逛二十分鐘後,回到教室寫一篇遊記,然後彼此分享。這好像幾個畫家相偕出外寫生,之後互相觀賞評 析。


這實地操練使我們精神一振,課堂也生動活潑起來。班上學員年齡差距很大,文化背景與專業各異,雖然看的景象略同,寫出來的東西,每篇都反映出作者獨特的興 趣和修養。彼此交換閱讀和老師講評時,我從同學的作品中得到很多樂趣和啟發。

 

即刻投稿


最後一堂課,蘇老師介紹我們可以投稿的刊物以及他為學生看稿的規則,一一說明各刊物的發行對象與宗旨、地址、電郵等等。有北美的、臺灣的,也有中國大陸 的;有基督教刊物,也有非基督教刊物,甚至網站。他還教我們「提升投稿命中率七訣」。真感謝有這麼一個全備的文字訓練課程,這次重修,再次提醒我文字工作 者靈命的重要,也再次溫習了寫作的技巧,更催促我要即刻動筆,不要再延遲了。

 

 

作者小檔案:

林昭玲,來自臺灣,為早期留學生。現定居於賓州蘭城。平日喜愛理家、閱讀、唱聖詩,也愛騎腳踏車及旅行。暇時還幫忙照顧三個孫子,及在 教會教兒童主日學。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