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擂臺】2 為愛,皇帝也瘋狂!(中)

爭寵或尋愛?從《後宮甄嬛傳》觀愛情與人性

 

文/蘇文安

 

「公平與正義」,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那只有在個人的完整性被保存、被珍重時才可能發生……

 

中國製作《後宮甄嬛傳》自電視播出後,在全球華人世界造成轟動。這部以雍正王朝為歷史背景的清裝劇,講述秀外慧中、才貌雙全、出身官宦之家的漢人女子甄嬛,滿心不想入宮卻又不得不受徵召參加後宮選秀,且意外被留在宮中。十七歲初入宮就牢牢吸引住皇帝愛寵關注的目光,卻受到全後宮的嫉妒和暗算。幾度大起大落、險死還生,令她看透了弱肉強食的「後宮叢林」真面目。

 

蘇文安牧師以此劇觀後聯想為主題,從基督徒的觀點來分析愛情與人性。此文是繼上期「聯想1:從人性談男女情愛」的續篇。

 

聯想2:從人性談利益鬥爭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如何取之有道,甚至予之有道?

 

清代後宮編制,總分為九個等級:須正式冊封的皇后一位、皇貴妃一位、貴妃兩位、妃四位、嬪六位;無定數的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後四等若各四人,加起來至少也有三十人。


想像一下:三十位才貌兼備的美女圈養在一座大院中,而所有人的「全職工作」只有一個─「以色事人」,且此「人」是眾女惟一的共同目標雍正皇帝。眾嬪妃全年無休、不許出宮、家人亦不得會面(惟一例外是懷了「龍種」滿八個月後,母親可入宮陪伴至臨盆)。


那麼,雍正是否就能像大觀園中的賈寶玉那般,成天在脂粉堆中、溫柔鄉裡樂不可支呢?別傻了,那只是少男少女進入現實世界之前的打情罵俏、玩浪漫遊戲罷了。而後宮,可是貨真價實的人性叢林、殺戮戰場啊!


網上流傳一段據說是當今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所說的話:「女人只要管好自己,已經很了不起,幹嘛要去管男人呢?聽話的男人不用管,不聽話的男人,要管也管不到;對妳好的男人不用管,對妳不好的男人,不會讓妳管;愛妳的男人不用管,不愛妳的,輪不到妳管。」─對後宮眾嬪妃而言,雍正這男人既不聽話、又對她們時壞時好,從未真正愛過她們……。


問題是,別無任何出路的她們,能不「管」嗎?敢不「管」嗎?既不能像一般老婆對老公那樣管,只好挖空心思,各出奇招,兜個大圈子來「管」了。這一大票後宮佳麗,可是一個比一個刁鑽厲害喔!兼且深宮寂寂、長日漫漫,還有啥稀奇古怪花樣想不出來?嘖嘖嘖……,光是想想,就令所有曾領教過女性手段的男士們不寒而慄了!


有網友說得好:「一個老婆就受不了了,若正室夫人加上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共處一大院,那樣的丈夫簡直不是人幹的!」皇上再天縱英明,也要左右為難、左支右絀,也要被蒙蔽受誤導。對受封建傳統束縛、轄制的皇帝、皇后和眾嬪妃,無論在劇中被歸類為「好人」,還是「壞人」,我們皆充滿同情、充滿歎息。


君不見,劇中不斷出現「爭寵」、「得寵」、「專寵」、「失寵」、「復寵」這一長串關鍵詞─


爭寵:用盡手段吸引皇上關愛(或情慾、欣賞、驚喜、憐惜)的眼神。「典型手段」包括化妝、撒嬌、唱歌、跳舞、彈琴、吹笛、溜冰、裁寢衣、繡香囊……,還有較高層次的談心、談詩詞、品書畫、分憂解疑,以及可遇而不可求、卻可一舉加分極多的懷孕等等。

 

▲清代後宮編制,等級、人數眾多,「爭寵」棋局錯綜複雜,猶如人性叢林、殺戮戰場。


「非典手段」則用迷香、用丹藥。爭寵就要互鬥,有權勢者如華妃、皇后之流,指使同黨將「打擊對象」鬥臭鬥垮,絕不手軟。─害她本人、害她胎兒、害她孩子、害她身邊得力助手、害她宮外的家人。


如何害?─文的有:欺騙(例如害少不更事的沈眉庄以為自己有孕,然後揭發她做假);栽贓誣告;嚇瘋;下毒;強迫吃「避孕藥」;施咒;買通太醫、欽天監或御廚動手腳。武的有:掌摑;烈日下罰跪;杖擊(例如血濺逾丈、一打成殘的「一丈紅」酷刑);驅貓傷人;淹死;勒死……。此外,還要結黨,好互相掩護、聯手出擊等(後宮基本上結為華妃黨、皇后黨、甄嬛黨)。


得寵:入夜時被皇上翻名牌召幸是第一步,不但生理需要得滿足,更重要的,宮外父親被升官、母親有誥封;宮內得衣飾、珍寶、封號及內務府等特殊待遇。若有自己生的或領養的後嗣,則長遠有盼頭,但亦僅兒子日後當上皇帝者,在改朝換代後方能續享自己和家族的榮華,故必得勾結外臣為自己兒子或養子「爭儲」(爭太子之位),同時也要設計陷害其他嬪妃的兒子或養子,以翦除競爭者。

 

▲為求得寵,嬪妃們得爭權表現各項才能。圖為甄嬛在皇宮慶典中表演「驚鴻舞」,技驚四座。


舊約聖經中記載了好幾位因生子立後之事與丈夫的另一位妻妾勢同水火的女性,如以色列人先祖亞伯拉罕之妻撒拉、先祖雅各之妻利亞,和先知撒母耳之母哈拿等等。可見能否生育兒子,自人類有史以來,無論中外,常成為女性社會地位及自我價值極重要的衡量指標,當然亦成為是否能得丈夫寵愛的重要條件之一。


專寵:固定一段時間有權力、有賞賜、有性生活,但亦必成為六宮怨氣之所聚。全劇中,除盛寵期間的華妃因年家的權勢而無人敢招惹外,其餘女子只要被皇上專寵數日或數月,一定遭人陷害、打擊、追殺。而皇上興之所至,愛專寵就專寵,才不管每天他去早朝後,此女在後宮如何被華妃、皇后及其黨羽逼得步步驚魂、草木皆兵。


失寵:禁足、降級、打入冷宮。父家必遭池魚之殃不在話下,自己在後宮有時甚至缺衣少食,連宮女太監都要欺到頭上,身有病痛亦無人聞問。


復寵:甄嬛一再經歷爭寵→得寵→專寵→失寵→復寵的循環。因此,她由甘露寺準備再次入宮時,心腹手下崔槿汐如是諫言:「此番回宮……不是要『狠心』,狠心亦是有『心』。娘娘要做的,是『狠而無心』!」


或許正如夕顏在《後宮甄嬛傳教我的80件事》(高寶,2013)一書指出的:甄嬛傳就是一部「人性厚黑學」(臉皮夠厚,心肝夠黑):「或許是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些甄嬛的影子,那些似曾相識的愛恨情仇,那些躲不掉的爭權奪利,那些得到後又失去的風情月債……」此話道盡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及人性的黑暗與扭曲。就如同甄嬛所言:「在這後宮中想要升,就必須猜得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就要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


甄嬛在劇中就曾因覺察到敵方似又在耍陰謀詭計,而如此對左右心腹感歎:「我總以為人性本善,可入宮之後所見所聞,天性亦可扭曲,我倒不能不這樣惡意揣測了!」


毛樂祈先生在《校園雜誌》2013年5/6月號中如此寫道:「正如同後宮中的女人們,我們今天的生活不僅僅是求生存,也求威望。汲汲營營,往往不只為了養家餬口求生存,更是因為輸不起……後宮中有答應、常在、貴人……到皇后各層階梯可以攀爬;我們有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的階梯(還區分名校,一般學校,或野雞學校的學位),畢業出來後從課長、襄理、副理、經理、協理、副總……總經理等。為著學位、名聲、更大的房子、更炫的車子、更貴重的鑽戒手錶而努力。在資本主義當道的現實社會中,社會運作的法則是『自利的理性』,塑造我們用『利益得失』的鏡片看世界,甚至是看待任何的關係。不必談什麼『溫良恭儉讓』,為了自己出頭天,只好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同一篇文章也指出,「在今天的社會中,我們任憑短暫的利益法則來決定事情,將盟約、承諾、榮譽感等化約成某種可交易的商品。以『競爭』為人生的動力,不是要『為了大家好』,而是『無法忍受別人比我好』。動機是嫉妒、報復或是滿足自我崇拜的渴望,而非追求共善,更非為了愛人的緣故。」


「因利而聚,必因爭利而散。」─雍正自己如此評論結黨的外臣,而他自己與後宮眾女子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放眼芸芸眾生,我們看見三種人:頭一種人,拼命爭取自己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權利,為了自家的一丁點兒好處,啥話都敢說,啥事都敢幹。第二種人,努力守住自己合情、合法、合理的權利,我不佔你便宜,你也甭想叫我吃虧。第三種人,甘心放棄自己合情、合法、合理的權利,因他們有從神而來的豐盛內在資源與強大的自信,明白「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諦、明白「越分享越蒙恩」的屬天法則,因而以愛行善、助人為樂。


劇中的甄嬛與她的死黨們基本上是第二種人,而其他角色則多為第一種人。你呢?你想成為哪種人?


舊約聖經以斯帖記中,描述波斯帝國的猶太裔皇后以斯帖,因叔父末底改的一席話,雖處在類似「失寵」的狀態中,仍冒人頭落地之險,違例硬闖禁區求見皇上,終得「復寵」,且保全了帝國版圖內所有族人的性命。她應可算是有史以來中外後宮裡難得一見的「第三種人」吧!  

 

▲波斯帝國的猶太裔皇后以斯帖,雖處在「失寵」狀態中,卻違例硬闖禁區求見皇上,終得「復寵」,保全了帝國版圖內所有族人的性命。

 

聯想3:從人性談權力腐敗
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
謙卑敬虔的領袖
卻必成為暗世明燈。

 

何謂「權力的腐敗」?除了貪贓枉法、公器私用,更包括專斷獨行、倒行逆施、毫無制衡與監督,或雖有法律和機制,卻只是聊備一格、掩人耳目。權力的腐敗可能發生在政界、軍界、企業界、媒體界、宗教界……,當然也可能發生在家庭中。


「公平與正義」,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但那只有在個人的完整性被保存、被珍重時才可能發生。


健康的社群關係應該是一群獨立成熟的個體的連結。可以說,公平正義就是盡力維護對方生命的意義。惟一的方法是先正確看待自我,然後才可能尊重別人,讓別人也得到他們該有的地位與權利。明明大權在握、明明因位高權重而被有心人包圍、吹捧、奉承,卻能自重重人、無私公平地分配手上的資源與機會,談何容易?


然而,這樣的人雖如鳳毛麟角,卻也尚未絕種。這「珍稀人種」有一共同特點─明白自己只是神的管家,權位只是更有效榮神益人的管道,更明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故在永恆中要為自己在世所做所為負責,故能因敬畏神而正直待人、公平處事!正如聖經傳道書十二章13至14節所宣告的:「……要敬畏神,謹守衪的命令,因為這是人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惡,連那最隱密的事,神都要審判。」(現代中文譯本)


舊約聖經中的約瑟和但以理就是最佳例證。


先說約瑟。埃及法老王對他言聽計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約瑟,卻極有智慧地善用手中的權力與資源,使埃及全民免於在空前的饑荒中滅絕,又惠及周邊各族百姓,甚至無意間拯救了失聯多年的數十位老幼至親。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因敬畏神、信靠神而視昔年所遭的迫害為蒙恩的階梯,因而對已落入他手中、只能任他宰割的加害者,只教育、不報復。

 

▲約瑟因敬畏、信靠神而視昔年所遭的迫害為蒙恩的階梯,因而對已落入他手中的加害者,只教育、不報復。


再說但以理。他在波斯帝國高居首相之位,卻行事正直、政績斐然,是一位敬業又傑出的高層公務員。而且他絲毫不濫權貪腐,以至於政敵想拉他下馬時,搜索枯腸,亦尋不著任何政務與操守的把柄,最後只能利用他對信仰的堅持來設計陷害。然而,但以理不但不戀棧權位而在信仰底線上退讓,反而以獅子坑的千古傳奇,為神作了極強有力的美好見證。可悲的是,劇中的雍正,以及現代千千萬萬身居上位者卻不是如此。

 

▲但以理用獅子坑的千古傳奇,為神做了極強而有力的美好見證。


在此劇中,嬪妃與皇上處在全然傾斜的權力天平兩端。於是,內在貧乏、性格扭屈,卻又握有百分之百資源和絕對生殺大權的皇上,遂成為「天下最危險的男人」。─枕邊人不管費了多少心思伺候、討好他,只消一句話或一個小動作惹毛了他,就可能為自己和宮外的家人帶來不測之禍,至於一般尋常夫妻難免會有的吵鬧爭執,在眾嬪妃和皇帝之間,是絕不可能發生的。在這樣的互動模式中,調適的責任全在女方,連落胎、喪子亦要強顏歡笑,否則失寵責任自負,因皇上日理萬機又妻妾成群,妳若傷心哭泣超過他所能容忍的極限(筆者根據劇中幾個案例估算,平均不到三個月),那麼失寵是必然的,而「失寵」對在後宮生活的女人而言,卻是不得了的大災禍,前已詳述。


劇中再三再四重複的場景是─皇上賞一點東西,即使兩人正依偎床上,女方也要馬上跪下謝恩;皇上稍稍提高聲調,女方立刻要跪下謝罪;皇上質問:「妳可知罪?」女方必立即先伏地叩頭認錯,再慢慢打探自己何事觸犯天顏;皇上由話家常改為當眾吩咐或教導,眾女要即刻全體跪下齊聲口稱「謹遵皇上教誨!」舉個例:


「這幾天天熱……朕叫內務府給妳這兒送幾塊冰來。」→跪下謝恩;


「這幾天天熱……妳給朕喝這麼燙的參湯是何居心?」→跪下謝罪;


「這幾天天熱……妳可知罪!」→伏地叩頭,口稱「皇上恕罪」,再說「臣妾愚鈍,請皇上明示臣妾的過錯……」;


「這幾天天熱……妳們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齊齊跪下,同聲:「謹遵皇上教誨」。


觀眾當不會忘記,劇中有兩次皇上以右手姆指和食指使勁捏住甄嬛纖秀的下巴,沈聲怒問:「妳為何要如此待朕?」彼時彼刻,一句話答得不好,不但自己立遭殺身之禍,並且是殃及九族的鉅災大劫!試問,世上還有什麼「家庭暴力」比這還可怕!這般徹頭徹尾不對等,雙方如何真誠溝通、真心相待?


一方說,另一方只有聽的分,自然顯示一種不平等的對應關係。皇帝自古又稱「天子」,被刻意塑造為半人半神身分(至少也是「奉天承運」的天之驕子),因此必須文章、道德、見識、學問世間第一,這是華人自古以來對最高政治領袖的集體錯謬崇拜。因此,即使親如枕邊人,男方一說話,女方就只有洗耳恭聽而沒有開口的分,偶有例外,亦必先經皇上開恩特許。


毫無制衡的不平等角色架構下,自然連人格也不平等,因此包括甄嬛在內,後宮這麼多優秀聰慧的女子,對雍正胸襟、修養、真愛的學習和成長,一點兒也使不上力。那麼,前朝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重臣呢?─在他的至高皇權下,亦只有俯首聽命的分。在這樣扭曲封建的制度下,怎可能不產生權力的腐敗?


傳統中國倫理觀念中有「三綱」的說法,所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顯示的也就是這種由上而下的制約關係。在後宮中,雍正既是君又是夫,對嬪妃而言,三綱已居其二。尤有甚者,皇帝亦被稱作「君父」,雖對自己的妻妾,亦是強勢父權姿態。三綱全佔齊了,何來平等互動?如何不人人削尖了頭來鑽營、爭奪你手上的資源?如何不產生一籮筐潛規則,好交換你的恩寵?


孫隆基先生在他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花千樹,2005)一書中直言:「這種封建思維是充斥於整個中華文化中的,它貫穿著家庭、社會、政治以及思想的各領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篇)皇帝的話當然是『聖人之言』,所謂『畏聖人之言』就是『聽話』。」擴而大之,所有可以隨己意分配好處及方便的領導、上司、導演、老師、尊長、法官、警察、醫師……,莫不時時發「聖人之言」而要下面的人聽從。於是,「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這句話,在這「腐敗真人實境秀」不斷上演的大千世界中,就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知灼見了。


然而,故事還有另外一面!其實,「權位」是中性的,它究竟會成為「魔鬼之火」,還是「天使之翼」,全在於擁有權位者是否具備合乎聖經真理的價值觀,以及由之生發的自制、自愛品格,還有,願不願坦然、主動接受監督與守望代禱,好勝過人性的軟弱。在此原則之下,我們鼓勵更多神的兒女,在政界及各行各業成為領袖,追隨約瑟和但以理的佳美腳踪。沒錯,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然而,謙卑敬虔的領袖卻必成為暗世明燈。

 

下期將刊出本「文化擂臺」系列完結篇:聯想4「從人性談人際關係」、聯想5「從人性談生命更新」,精彩可期,錯過可惜喔!

 

 

作者小檔案:
蘇文安,多年來致力於在聖經真理的基礎上萃取古典文學及流行文化的精華,融會貫通於寫作、編輯和課堂。

蘇文安牧師亦喜結合家庭與文字事工,常受邀擔任各地家庭或文字營講師,強調「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