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茲迪的呼聲
口述、供圖╱蘇皙彰、吳碧清夫婦
採訪╱林敏雯、多加‧整理╱多加
窮遊到牧養
2015-16年間,蘇皙彰、吳碧清帶著三個孩子,全家在一年間行走絲綢之路。從中國到耶路撒冷,途中經過不少穆斯林國家,神把愛穆斯林的心賜給皙彰夫婦,開始關注那地區的新聞,了解當地的情況和需要,求神賜下服事機會。
2014年8月,伊拉克北部的雅兹迪人(Yazidi)遭受 ISIS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伊斯蘭國)大屠殺,險逃出來的人被安置於難民營。2021年秋天,皙彰夫婦在該地考察兩星期,繞著其中一個難民營步行45分鐘。行走間看到一群羊,痛心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如同沒有牧人的羊,深有感動。當時Habibi International(Habibi乃阿拉伯文,意為「神所愛的」,機構成立於2018年,宗旨是關顧中東難民身心群三方面的健康)正計畫在此建立社區中心。
考察結束,皙彰夫婦禱告求問神,是否長期待在這裡?或許神能帶他們來此地牧養?三個兒女皆長大成人,他倆認真思考人生下半場如何過得更有意義。過去20年在中國幫助弱勢人群,在雲南建立兩個社區中心,他倆都熱愛到有需要的異文化地區服事。皙彰能以專長和多年經驗幫助、牧養離鄉背井、飽受創傷、孤苦無依的人,碧清也能照顧同工和難民生活的需要,給予家的感覺。於是他們計畫留在這裡服事5至10年。
心意如此,卻也要看年已八旬的父母健康情況。雙親最初很不捨,三個兒女也有些抗拒,覺得偏遠遙不可及。來此地服事幾個月下來,家人都很放心也很支持。他們也每星期固定與孩子有至少一小時的家庭電話交談,還能參加母會的小組網上聚會,牧者及同工也經常關心,家庭婚姻輔導隨時陪伴,使他們身心靈都能處於健康的狀態,才可無後顧之憂,專心愛這裡的人。
▲蘇皙彰、吳碧清夫婦在雅茲迪難民營看見群羊漫步,便求問神能否來此地牧養有需要的人。
近距離接觸
2022年初,皙彰和碧清在搬到北伊拉克前,有感動先往臨近波羅的海幾個國家走禱,旅途中烏俄戰爭爆發,烏克蘭人陸續逃往波蘭。他倆常常遇見婦女帶著孩子,就傾聽、關懷、禱告,語言雖無法溝通,仍能撫慰心與靈。他們近距離觀察、接觸了逃離家園、流落他鄉的苦與痛。上帝一次次地預備他們理解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身心靈破碎的疼痛。有時近距離的接觸不但是雙眼目睹,也是包含著切身的體會。
回想2021年3月,皙彰在非洲感染瘧疾,兩個腎休克,體内積水12公斤,三個禮拜洗腎六次,出院時,瘦了20多公斤,兩個月後才逐漸康復。朋友為他禱告,求神使他的健康能恢復到25歲的狀態,像約伯失去一切後,神加倍賜福。皙彰也半信半疑地如此求。
來伊拉克前整理行李時,無意中看到29歲的體檢報告,竟還比不上現在的健康狀況。神的確加倍賜福,使他恢復到25歲的健康。他以前不愛喝水,染上瘧疾,腎功能不好,使他必須養成常喝水的習慣。這點也是為前來伊拉克準備。此地炎熱乾燥,夏天溫度都在華氏110度以上,走個幾分鐘的路程,就像被烤乾似的,隨時需要補充水分。
雅茲迪人原本住在偏遠山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信仰保守神祕的古波斯宗教,後來陸續加進基督教、穆斯林、猶太教元素。四、五十年前,雅茲迪族的先知預言族群將遭受大屠殺,但會有基督徒前來幫助。
神藉著預言打開族人的心,對基督徒抱持好感。雅茲迪人按傳統不跟外族通婚,但他們寧可與基督徒聯姻,也不與穆斯林通婚,因為大屠殺時穆斯林逼迫他們。一次皙彰在教英文時,問學生最欣賞的名人是誰,令人驚訝的是,一位居然回答:基督徒。這群需要被愛的人,已從偏遠的山區來到可以接觸到的地方。
難民營附近的山區仍有恐怖分子躲藏,常可聽見政府前往轟炸的聲音。皙彰一家人曾在以色列和埃及的邊境打工,期間不斷聽到以色列空軍在内蓋夫(Negev)沙漠練習轟炸,埃及武裝部隊則不斷以機關槍掃射走私犯。這經歷也使得皙彰夫婦習慣了槍砲聲。他們學會知道哪些地方危險不要去,其他能去的地方則相對安全。
斑斑血淚史
在這裡跟雅茲迪人建立長期關係非常重要,建立了對彼此的信任,他們才願意敞開,訴說血淚斑斑的過往。
雅茲迪人的家鄉如今仍在内戰中,回鄉的希望渺茫。在帳篷中度過八個年頭,沒有願景,生活始終沒有踏實的感覺,可以想見心情的鬱悶沮喪。當初在一個村裡,曾有3,000男丁被集體槍斃,6,000婦女遭強暴,受逼作性奴隸,至今還有3,000位少女被拘禁轄制,未能逃離。發生種族清洗時,許多人逃到他們視為的聖山上,沒水、沒食物,親眼看到嬰兒及老人死去。後來不得不在槍林彈雨中逃下山,暴力、死亡的陰影始終留在腦海,揮之不去。
一對母女被抓,分開拘禁,母親難過得不吃不喝。 ISIS 對她說:「如果妳願意吃願意喝,就讓妳跟女兒見面。」她勉强吃了端來的食物,問:「我女兒呢?」他們說:「女兒已經在妳肚腹裡了。」這類極端殘忍導致的創傷,非常需要心理輔導。
另一位婦女目睹丈夫和父親被槍斃,她和女兒也被迫分開。爺爺奶奶後來把女兒帶到德國,她一心想逃往德國,跟女兒團聚,可是苦無出路。她嘗試過自殺,卻沒有成功。一次在試圖偷渡的前夕,心理輔導員去探望,她說:「如果這次又出不去,我就要自殺。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反正你們也沒法幫助我,不必再給我甚麼心理輔導了!」團隊只能迫切為她禱告。最後她還是沒能逃離此地,但也沒有自殺。祈願神為她開路,有新生的希望。
蛇頭(smugglers)鼓動難民,夏末秋初是偷渡到希臘的最佳時機,氣候溫和、海浪平靜。這些憧憬安定,卻看不見前景的人,就算忐忑不安,也想孤注一擲。很多人跟團隊談起内心的掙扎及考量。
▲社區中心開辦兒童英文班,以唱遊方式教學。
有一家人經濟條件不錯,賣掉電腦、車子、冰箱等所有家當,讓蛇頭安排全家偷渡。臨行前團隊家訪,一起吃飯,為他們禱告,請他們隨時保持聯繫。接受採訪的兩小時前,得知這家人剛到達土耳其邊界,接下來還有六小時路程,要翻一座山,才能進入希臘。父親的腿在大屠殺時被炸斷,可以想見這條通往安定、自由之路,會是如何艱辛。
另一個家庭經濟條件沒那麼好,不能全家都偷渡,就考慮讓12歲的女兒和 22 歲的哥哥出去。因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合法申請父母和家人過去。他們不得不採取風險極大的下下策。也有人在去與不去的兩難間,請求團隊迫切禱告,求神幫助做出智慧的決定。此時得知,希臘難民營裡有位哥哥被殺,妹妹被抓,下落不明。這個消息讓不少人打消偷渡的念頭。
▲社區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圖為蘇皙彰協助即將接受手術的孩子。
重建身心靈
Habibi機構籌建社區中心已有一段時間,但層層法規、限制,使計畫停頓。一次皙彰的隊友在某個場合遇見當局管理難民營的負責人,對方居然說著流利的中文。原來他曾經拿到臺灣政府提供的獎學金,在臺灣大學留學六年。得知團隊中也有從臺灣來的,分外親切,就幫忙打通管道,讓社區中心得以破土。
▲Habibi海外與本地同工和樂共處。前排左一和二排左二為受訪者。
沒想到動工到一半,又因經費不足,不得不停工。一位臺灣來的建築商偶然聽到消息,竟表示願意捐贈建材;團隊列出長長清單,建商一一供應。本地工人都很驚訝,團隊也受到很大激勵,有了信心繼續走下去。
團隊内部的配搭協調,往往是很大的挑戰。截至目前為止,皙彰和碧清都感覺這團隊真的如同基督身體,肢體聯絡得合適,恩賜互補。每週至少聚會三次,彼此分享、鼓勵、代禱;後方也有很多有形、無形的支持,團隊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團隊成員主要是來自美國、新加坡和臺灣的華人,短期隊友則來自世界各地。有些人來這裡服事,兩星期、三個月或六個月不等,然而感受到神在工作,且與雅茲迪人建立了友情,離去時都依依不捨,希望再回來。有些人已經回來四、五次,有人甚至達12次之多。
社區中心和團隊成員服事至少一萬人之多。醫療隊來照顧難民的身體健康,例如外科醫生做些像兔唇、骨頭矯正、白內障等比較困難的手術;物理治療師做術後復健;牙科診所照顧人們的口腔健康。
除了身體健康,心靈醫治與重建也是服事的重點。很多人在這裡已待了八年,無法找到工作,生活、生命看不到未來,找不到意義,極度沮喪中甚至有自殺傾向,需要一對一輔導。青年少女則接受團體輔導,讓她們多認識自己,從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讓她們對未來有方向。
難民營裡的人,經歷生離死別,整個族群社會癱瘓。藉由社區中心提供的英文及電腦教育,加强就業能力,也透過長期陪伴,讓他們有機會也有意願重新進入健康的社群生活。
雅茲迪呼聲
需要實在太大,皙彰和碧清呼籲更多醫生、護士、牙醫及物理治療師;英文及電腦培訓者;社工及受過裝備的心理輔導,一起加入團隊,服事此地的雅茲迪人。社區中心目前設立了三個英文班,一是針對兒童,以唱遊方式教學;一是青少年基礎英文班;一是成人會話班。因為沒有足夠師資,招收的學生有限。此地家庭差不多都有七、八個孩子,可惜每家最多只能收一位。
只要身體健康、走得動,有顆願意的心,這裡都有可以服事的位置。團隊中甚至有位71歲的義工物理治療師。
為甚麼要到那麼遠的地方服事?家門口不也是一個很大的禾場?曾經窮遊到地極的蘇皙彰、吳碧清指出,神賜給每個人不同的特性,有些人絕對不肯到這裡來,有些人在這裡則如魚得水。就像中東地區著名的壁氈,由許多不同的色線編織而成;在整幅圖像中,每個顏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亮點。服事的果效由聖靈的帶領,只要願意,我們能在上帝的巧手中,在祂完備的全景裡,讓祂所賜的獨特色彩閃亮。
8月3日是雅茲迪人大屠殺紀念日。2022年這一天,團隊跟他們一起,在炎炎烈日下,沙塵飛揚中,默哀五分鐘。有位雅茲迪人歎道:「世上有70億人口,為甚麼只有這麼少的人願意來到這裡,體會我們的感受?」
▲團隊和雅茲迪人在烈日下同心紀念他們遭受大屠殺的日子。
皙彰對他說:「雖然你看到的只是我們這幾個,可是背後卻有很多很多人在為你們禱告,為這裡的服務奉獻。有他們的支持,團隊才能來這裡幫助你們。耶穌自己也曾逃離家園,經歷了大屠殺;祂為你而死,為了給你希望。」
盼望讀者能更多了解雅茲迪難民的處境,就知道如何為他們代禱。也請為團隊禱告,求神加添他們的心力,供應足夠的資源,繼續幫助此地的雅茲迪人。團隊經費有限,相信神會按時供應。盼望有更多人能支持,請上網查詢奉獻方式(https://www.habibi-international.org/give)。
此外,若想要收到Habibi機構每季發出的代禱信,請上網填寫姓名和電郵地址(https://www.habibi-international.org/about)。
如同當初使徒保羅看見並回應馬其頓人懇求幫助的異象,盼望您能聽見並回應雅茲迪人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