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期神國知行-文化 Knowledge & Practice

靈火繼焚燒

中國教會奮興的屬靈傳承

 

文╱蘇文峰

整理╱王淑斐

 

 

二千多年教會歷史中,上帝在不同時空興起多次多方的屬靈復興。這些復興,為何在當時、當地發生?

 

從上述三段經文,可看到七個關鍵詞:日期滿了;神國近了;悔改歸信;聖靈降臨;得著能力;作主見證;恆切禱告。

 

近代英美教會的大復興,20世紀中國教會的復興,特別是宋尚節的奮興聚會中,都包含這七個重要因素。他們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斷地傳承。

 

一、18-19世紀英美復興運動的傳承

 

1.愛德華茲 (Jonathan Edwards,1703-1750)

 

1741年,愛德華茲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講道:〈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他痛斥人的罪,形容地獄的可怕及人犯罪以後被神管教的光景。很多的聽眾不由自主地在神面前痛哭、認罪、悔改。

 

2.約翰•衞斯理 (John Wesley,1703-1791)

 

18世紀約翰‧衞斯理倡導的聖潔運動,強調「成聖是完全的愛,對神、對人有完全的愛。」那段時期,教會有許多小家,全教會有禮拜五的通宵禱告會,有每天的晨禱會,讓人在神面前先成為聖潔,才出去工作。這清晨禱告會影響了當時的英美、印度及韓國;韓國教會直到現在仍保有晨禱會。

 

3.1857-1858年美國大復興

 

1857年9月23日紐約富爾頓街教會的午餐禱告會,從6個人成為20人,接下來一週增至4,000人!這樣的禱告會漸漸成為影響全美的大復興運動。當時的標語為「興起盡忠為耶穌」(Stand up for Jesus)。在這次奮興會最高峰時,美國每一個禮拜有將近五萬人歸主。所傳承的信息是:每個人要在神面前悔改認罪、心靈破碎;要注重個人聖潔;要用愛心關懷周圍的鄰居,在社會伸張基督的公義。這波復興浪潮也傳到英國。

 

4.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1834-1892

 

英國的司布真教導:「聖潔是復興必要的因素,聖潔的生活是一個旅程,聖潔是持續不斷前進,是安靜地向前進發,永不止息。」他強調,聖潔是一生之久不停的天路歷程;聖潔是對神的承諾,是生活的方式,也是每天必要的操練。

 

這信息影響深廣。這波復興浪潮中,戴德生(Hudson Taylor,1832-1905)於1865年成立中國內地會;許多人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生活圈,去中國宣教。很多基督徒進入社會,關懷窮人,參與同一年成立的「救世軍」(Salvation Army)。

 

 

二、20世紀初期威爾斯大復興(1904-1905)

 

20世紀初期英國西南部威爾斯,上帝感動年輕礦工羅伯斯(Evan Roberts,1878-1951),為英國的復興禱告了十多年。有天晚上,上帝給他很強烈的信息,他呼求:「哦,主啊,折服我們!好叫世人得救。」(Lord, bend the church to save the world.)他把這感動與其他礦工分享,他們立刻在礦坑裡開始禱告小組。

 

禱告的火焰蔓延燃燒,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禱告小組。婦女在家裡禱告,信徒在火車或電車上,只要兩、三人在一起就禱告。復興從教堂進入社會,甚至酒吧關門,很多馬車走不動了。過去讓馬走路都要罵髒話、打鞭子;現在車夫信主不再罵髒話,馬都不知道怎麼走路了。

 

復興的力量遍布教會及各行各業,從上流階級到最基層的民眾。1903到1906的三年間,近50萬英國人歸向主!不止英國,復興也到了美國和英國殖民地,全世界估計有500萬人歸向主。復興的火也燃燒到中國。

 

▲1920年代威爾斯的復興之火,從英國延燒至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歸主。
(圖片來源:https://www.bcwales.org/1904-welsh-revival

 

▲余慈度是中國首位跨文化宣教士,是20世紀教會復興的先驅。
(圖片來源:https://wellsofgrace.com/biography/chinese/yu-dora.htm

 

三、近代中國的復興火焰

 

1.余慈度(1873-1931

 

1896年余慈度醫生前往韓國宣教,是中國第一個跨文化宣教士。1904年回國作全時間佈道家。她是20世紀中國教會復興的先驅,倪柝聲便在她去福州的佈道會中決志信主。後來的王載、趙世光等年輕傳道,都受到她的影響。

 

神賜給余慈度傳承的信息與歷年來的復興運動相同:不住地禱告;徹底對付罪;生命比恩賜更重要;順服聖靈的引導。

 

海外校園機構出版的《教會歷史中傑出的女性》一書中記載:余慈度講道後,很多聽眾都淚流滿面。「那使人為罪自責的聖靈,臨到會眾身上⋯⋯各種各樣的人都一個接一個地去尋找與他們出過問題的人,彼此存著真誠悔改和深切謙卑的心⋯⋯淚流滿面,互相認罪並尋求對方的赦免。」這是聖靈非常奇妙的工作。

 

2.古約翰(或稱顧約拿單)(Jonathan Goforth,1859-1936

 

這段時期神也藉著加拿大來華宣教士古約翰,在中國東北和西北帶領屬靈復興。古約翰曾勸勉戴德生:「你在中國事奉,要『以膝代步』(Go forward on your knees)。」也就是藉著禱告來走前面的路程。這波復興帶來的傳承是:公開認罪;同聲禱告、哭泣;肅靜。

 

1900年義和團教案中,不少被殺害的中國基督徒家屬,心裡帶著怨恨。復興運動以後,很多家庭在神的面前能像耶穌基督一樣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3.1920-1949年代的大復興

 

1920年代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分子有救亡圖存的愛國熱忱。他們想藉革命改變中國的體制及文化,使中國富強。同一時期,上帝興起許多年輕傳道人走救贖的路線,就是傳揚耶穌的救恩,改變人心,藉著新造的人在各行各業為主發光。這些人包括余慈度、計志文、宋尚節、蔡蘇娟、石美玉、王載、王明道、倪柝聲、趙世光等。

 

挪威來華傳教士瑪麗‧孟森(Marie Monsen,1878-1962)寫的《中國大復興》(The Awakening: Revival in China 1927-1937)書中,敘述1927-1937年這十年中國各地的復興運動,同樣是藉著禱告,在基督面前順服開始。她是實際的參與、帶領者,因此寫得非常詳細深刻。

 

四、 宋尚節(1901-1944)傳承的信息

 

1.罪與十架

 

1928年宋尚節開始全職傳道。神給他的感動,就是每次佈道一定講人的罪和十字架的救恩:「講題離不開罪,痛斥教會中的罪惡!只有罪惡出去,活水才能進來。教會的罪中,我最針對的是領袖和傳道人的罪。」宋尚節的信息就是:痛斥罪;要悔罪;要改罪。

 

1931到1933年,他加入伯特利佈道團,傳講的信息也是罪和十字架。宋尚節特別強調上帝的聖潔,多次在講道時受聖靈感動,突然指向某人說:「弟兄,你正在犯罪的生活中,你要槍斃(謙卑)!你要悔改!」上帝藉著他使人在神的聖潔面前,無法隱藏。有人問他為甚麼講道有能力?他說:「因為我不斷地認罪悔改。不是叫別人認罪悔改,我自己先認罪悔改。」傳道人必須成為潔淨的器皿,才能合乎主用。

 

▲宋尚節在佈道會中,一定講人的罪和十字架的救恩,強調真正的悔改。
(圖片來源:https://www.krt.com.hk/post/22347/國度1分鐘-113-中國屬靈三巨人/

 

2.生命的翻轉

 

1936年宋尚節到臺灣主領二十多天的聚會。5月1日到8日,在臺南佈道時,擁擠的會堂中,有位21歲的謝守姊妹。她當時在基督教學校教女宣教士學習本地語言。她心裡常常問三個問題:「我為甚麼生活在世上?為甚麼我身為女性?我人生的使命和目的是甚麼?」那幾天的奮興會中,她清楚認識到神讓她生在世上,是因為神要用她。神呼召她成為賢妻良母,按神的心意,善用聖經原則和聖徒榜樣,教養兒女。1941年謝守結婚,夫妻在神面前立誓:「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這是我父母親的故事,他們是在宋尚節的奮興聚會中,生命得到翻轉,整個人生的目標清楚明確。婚後66年裡,撫養了八個兒女,並看到第二、三代的子孫傳承信仰,其中多位成為事奉神的傳道人。

 

1970年我蒙召開始全職事奉,母親提醒我:「你的事奉能像宋尚節一樣,使人生命徹底翻轉改變嗎?」我至今未能忘記。

 

3.短歌預備人心

 

母親回憶道:宋尚節的奮興聚會前,有人早早到會堂,教會便帶唱奮興短歌。這些短歌淺顯易懂,讓參加的人容易背誦。每首短歌就是一個簡要的信息,唱個一、兩小時後,心早已經打開了。宋尚節上台佈道,很多人一開始就被聖靈感動,認罪悔改。「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罪惡出去、活水進來,靠著神的恩典」,這樣的短歌,一個晚上可以唱幾十遍。在臺南那七個晚上,將近4,000人到台前跪下、認罪、痛哭、悔改。這是歷世歷代奮興聚會中都有的景象,在宋尚節的奮興聚會中更是如此。

 

4.認罪清單

 

宋尚節強調真正的悔改,一定要很詳細具體地認罪,不能籠統。他有一份「認罪清單」,例如「不可敬拜偶像」這項,清單上列出:拜菩薩、拜關公、拜土地公、拜財神爺⋯⋯。帶領人提醒大家逐項認罪:「神啊!求祢赦免我拜菩薩的罪⋯⋯」,沒有拜過菩薩就跳過。若有,立刻認這項罪。接下來:「神啊,求祢赦免我拜財神爺的罪⋯⋯」,每一項認罪都是如此。例如偷竊清單上列有:父母、學校、公家、公司、鄰居⋯⋯,清單寫得非常詳細。只要參加認罪禱告的聚會,都要每一項走一遍。經過這樣的認罪,過去的罪徹底被聖靈光照,不敢輕易再犯。這是宋尚節興起的屬靈復興運動,能有深遠果效的原因之一。

 

總結

 

「禱告、認罪、悔改、聖潔、十架」,這些是古今中外所有復興聚會中,共同注重和傳承的信息。復興歷史學家歐伊文(J. Edwin Orr)有兩句格言:「悔改是復興的前奏曲」(Repentance is the prelude to revival.);「教會先有悔改,才有復興」(The church must first repent.)。

 

他在《東亞教會大復興》(Evangelical Awakenings in Eastern Asia)書中說:「苦難來臨之前常有復興,好像農田遭受破壞之前的大收割。」

 

教會歷史的規律讓我們看到:上帝往往在苦難來臨前,藉著大復興預備人心,使許多罪人悔改歸正,使不冷不熱的基督徒生命翻轉,使許多傳道人潔淨成聖。上帝興起大復興,預備祂的器皿,迎接並承擔苦難。

 

復興的傳承與禱告密不可分。求復興的禱告可以是情詞迫切、疾風烈火的呼求;可以是細水長流、日常自然的懇求;可以是幕後長期、堅持不懈的代求。

 

願我們都傳承復興之火。願我們都成為在復興的火焰中,被神所選召、被試煉的人。

 

願神翻轉我們,改變我們;呼召更多弟兄姊妹,成為神此時此地使用的器皿。

 

願復興的靈火繼續焚燒!

 

(本文為紀念主僕宋尚節誕辰120週年奮興大會專題信息,請掃描二維碼上網觀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ldzZ7fRNU。)

 

 

蘇文峰牧師,生長於臺灣一個枝繁葉茂的基督徒家族。1970年起全職事奉,任臺灣《校園雜誌》主編及校園書房出版社社長,並參與學生事工。曾任《使者》雜誌主編,創辦《海外校園》雜誌,目前為海外校園機構(OCM)董事會主席。
蘇牧師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及美國福樂(FTS)宣教學院。他50年來的文字和培訓事奉中,經常應邀主講教會歷史、信仰傳承、同工建造等專題。主講《中國教會史》和《教會歷史》影碟。主講52集《教會歷史這一週》,2019-2020年製作24集《教會歷史中傑出的女性》視頻,2021年出版成書。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