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落網記Part 2
文、圖片提供/馬睿欣
網上的辨識力,跟網下的實力有關。而網下的實力,又和從閱讀書籍過程的來回想像、對話、批判所建立的深度思考、辨別力有很大的關聯……
編者按:
上期part 1,作者馬睿欣老師從「求知慾」及「學習方式」探討網路如何改變人類的閱讀方式與習慣。本期Part 2要從學習的四大關鍵能力: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整合力,繼續探討「網路對閱讀的衝擊」。
二、網路帶來閱讀機會增加,將使我們的閱讀能力增加還是減少?
「腦神經可塑性」是近年神經科學最大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現,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後不能改變的看法。多吉醫師(Norman Doidge)所著的《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帶我們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發現改變大腦的結構,人腦會因適當的環境刺激而出現調適和改變,造成不同的腦神經迴路,這種腦的可塑性,使研究指向學習的四大關鍵能力: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整合力。要怎樣對待我們的大腦,使這四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好?
1.記憶力
儘管不斷有些號稱會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的網路遊戲,非常吸引現代父母,以至於他們把iPad 和iPhone放在baby或兒童面前時,會告訴自己「孩子正在上腦力訓練課程」。查爾斯(Charles Hulme)和莫妮卡(Monica Melby-Lervåg),2013年發表了他們一個相當縝密的實驗,想要了解這些東西到底對腦子的記憶力有沒有真實的幫助。
網路腦力訓練課程實驗的結果是,對長期記憶並沒有太大的果效,只有對短期記憶,因為不斷重複成慣性後,有些果效。這對那些腦子受過嚴重傷害的復健,或是對一些短期記憶有障礙的人,會有一些幫助。但是對一般正常人,幾乎沒什麼效果。而且科學家們發現有幾個重要影響:1. 太多資訊會擠爆短期記憶。2. 網路成了人腦的外接硬體。3. 太多分心使記憶力錯亂。4. 太多連結造成迷路。
最近的《美國科學人》雜誌(American Scientist)用「外接硬體」來形容網路和人腦的關係─外接硬體是當主機硬體不夠用時拿來儲藏檔案的地方,放在裡面的東西只有當那條連結的線存在的時候,才屬於電腦。過多運用網路資訊的結果,就是以為自己記得很多,但其實多半記住的只是「google 上有」。
有人做試驗,讓一批學生讀一本易讀的暢銷小說,再把那小說弄成網路hypertext,讓另一批學生必須讀一段、按一下,再進到下一段去閱讀。讀完後,讓兩組人馬做測驗,發現讀小說的人可以記得80%的內容,而讀hypertext的人只記得零星片段,許多學生都說不知道故事到底講什麼,只記得零星的情節或人物。
2.專注力
過常處於高科技工作環境引起的焦慮,稱之為“Technostress”,這種「科技焦慮症」根源於網路的多工性。例如上網時都會同時開好幾個網頁,一邊可能還開著文件處理夾在處理文件,或是開著音樂在聽音樂,順便開一下記帳軟體記帳。電腦和網路的多工性質,讓我們腦袋習慣「一心多用」,表面上好像是越來越能幹,腦子越來好。
▲“Technostress”!
史丹佛大學溝通學教授克里夫‧納斯(Clifford Nass)的一個研究裡,曾做過長期一心多用的人和很少一心多用的人的分群調查,兩者的差異非常顯著。長期一心多用的人無法清楚篩選不相干的資訊、對工作的記性不好、精神不集中。這些一心多用的人同時啟動大腦的很多部分,使得他們不著邊際地處理手頭任務,當分心使事情處理地越來越糟時,他們也開始承受精神壓力。
▲網路的出現,把閱讀的路放寬、放長。
長期曝露在如此的狀況下,產生的影響不僅限於使用網路之時,也長久改變大腦,讓我們在進行其他活動時也無法專注!許多小學老師都隨時在懷疑他們班上的學生是過動兒或ADD,大學教授都在抱怨,現在要叫他們學生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變得非常困難,連文學系的學生都有這方面的問題。不是說ADHD、ADD(注意力不集中障礙症)是網路後遺症,而是網路造成了太多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孩子,其實只要經過一些調整,就會改善。
3.整合力
影響了當代教育最深遠的創見之一的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博士,近年來又寫了一本書《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其中一種關鍵能力,就是「整合力」。
「整合力」是能夠集結不同領域的見解,整合為一個屬於自己的想法,並且將這個嶄新的想法適時與他人溝通。網路給我們機會可以收集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見解,卻把如何整合使之成為有用內容的責任交給我們。
習慣網路的人,很容易習慣太多零碎的資訊,而失去「看大圖畫」的能力。是否發現到自己從網路上讀來的或學來的一些知識,要分享給別人的時候,會覺得講不清楚,講來講去,結論就是:「我傳連結給你」?
原因之一,就是從網路上閱讀來的東西,我們不太去整合,但是好書都有明確清楚的主題,作者的思維和資料無論向外延伸多遠,都會整合歸納回到主題上,所以我們在閱讀好書的過程,其實也在走整合的過程。
4.分析力
「分析力」包括懂得辨別批判、篩選、整理,吸收有價值的,丟掉沒有用的內容。
到底網路用多會讓人的批判思考力增加,還是減少?這個問題一直不斷在兩個極端辯論中。根據加州大學(UCLA)一群科學家的MRI腦部掃描測試結果,上網的腦和讀書的腦接受的刺激不同。
上網的腦,在做決定和批判性思考的部位活動量的確比讀書的腦要大,很明顯,因為網路閱讀通常是一個連結接著另一個連結。幾乎每秒鐘,我們都在做決定要不要點到下一個網頁,同時,也因為網路的東西品質參差不齊,常在上面的人對裡面提供的資訊並沒有真正的信任,所謂人人是專家,就變成世界沒專家,所以習慣上網的人,在不自覺中都在批判著什麼是寶、什麼是垃圾。
但另一批科學家卻對這圖片不這麼樂觀,他們強調這種大量刺激做決定和批判性思考神經部位的結果,使人只能做表面的、迅速的決定和膚淺的批判,而不是全面性的決定,和深度的批判思考。
前面提到的克里夫‧納斯(Clifford Nass)在史丹佛大學進行了一場測試,他找了一些網絡高手,從他們的大腦顯示,這些人上網時,將信息分成截然相反的兩類儲存在短期記憶裡:有用的信息和完全沒用的信息。他認為這些網絡高手甚至能夠立刻篩選出他們需要的信息,把無用信息剔除,以防記憶「超載」。
為什麼有人可以在一大堆信息中,用最短的時間分成有用和無用的兩堆信息呢?腦神經學家們很有興趣研究這個問題,因為如果有答案,就可以訓練人培養出這樣的能力,減少被網路垃圾活埋的機會。
我不是腦神經專家,但有一個很簡單的經驗分享。信主很多年,念了很多年聖經,當我和信主才一個月、聖經還沒念完一遍的一位姊妹討論某一段聖經內容時,因為想多了解一些,所以我們決定google一下去查資料。馬上,從網上得到至少幾十處解釋那段聖經的地方,對我來說,有些網頁我讀第一行就知道沒用或是亂講,連點連結都不會點。但是對那位姊妹來說,她可能把十幾處都讀了,又進了好多連結,卻越讀越迷糊。原因是什麼?不是我比較聰明,而是我對整個信仰的熟悉度,還有,我對整本聖經的熟悉度比那位姊妹多。
網上的辨識力,跟網下的實力有關。而網下的實力,又和從閱讀書籍過程的來回想像、對話、批判所建立的深度思辨力有很大的關聯。
第三、網路改變這時代的生活後,如何更新了我們和文字的關係?
1.樂於分享
網路開通前,讀者和作者之間的界線很清楚,作者通常也是閱讀的人,但是讀者多半不見得是作者。當網路開通後,狀況大大改變了。
大英百科全書經歷了244年的漫長歲月,紙本版在2012年正式宣告終結。在最後掙扎的期間,微軟看好電子百科全書市場,花了很多錢,請專家,想要取而代之,建立一個電子網路版的百科全書王國,但這個夢想只維持了八年。
同時間,有個年幼時曾在私塾長大的年輕人(他後來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在孕育一個夢想,想要建立一個由網民免費自動貢獻知識寫成的網路百科全書。微軟和許多專家對此不專業的想法嗤之以鼻,幾年後事實卻告訴我們,微軟的Encarta(專業電子百科全書)泡沫化,維基百科現在普遍被使用,連哈佛大學都發出聲明:不介意學生寫報告以維基做第一層次的學習起步。
▲永遠是網下的世界在主導網上的世界。
有個機構聘請專家研究維基這種非專業寫出來的百科書和大英百科到底差多少。結果誤差只有2%,把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氣壞了,出面說維基百科是「公用廁所,你永遠不知道最後去上的是誰」。維基回應:「至少維基是個常常有人進去清掃的公廁,總比某些十年都不掃一次的私人廁所好!」的確,過去專家寫的百科全書,尤其是紙本寫來不易,要修改更難。
當年維基要招募義務編寫群時,很多人覺得誰會這麼無聊,免費上去當他們的作者群。事實證明,目前有三千萬人,包括專業與非專業人士,免費在上面貢獻自己的知識、研究和熱情。2001年創立,五年下來,維基內容就已經是大英百科全書的七倍。當許多人不斷在抨擊維基百科的錯誤和被惡搞的可能時,全世界各地,有許多人珍惜維基給他們貢獻自己的機會,不企求任何回報,甚至不具名的努力編寫,訂正屬於他們的百科全書,與全世界分享知識。社會學家從維基現象裡了解,對新世代的年輕人來說,能夠做有意義的付出和奉獻,比金錢和名利的報酬更吸引他們。
大英百科全書仍「健在」時,會去讀那一本本厚重的百科全書的人是少數,除非為了學校交報告,或有特定目的,只是因興趣去翻讀的人較少。但是現在的維基,小學生中學生有事沒事會去讀,除了網路方便之外,也跟其作者「平民化文字」有關。
2.文字復興
我們進入了一個「寫比較快」的時代,我稱為文字復興時代。
姑且不管是「火星文」還是什麼文,雖然網上也有影音圖像媒介,最普遍的仍然是文字。從myspace到博客,到微博、臉書、微信、懶人包,人們藉此擁有不需要投稿、才氣、頭銜才可以拿到的發表空間,又因這些空間的文字書寫習慣,有話用寫的,代替了從前有話用說的。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比這個世代出現更多的「作家」,甚至,臺灣有個老出版商說,現在不單人人是作家,還人人都是出版社,自己寫,自己經營發表園地,自己找讀者。文字復興的結果,是否也帶來閱讀復興呢?
紅酒品飲還未普遍時,選擇的差別,是有沒有紅酒?喝或不喝?但當「晚上一小杯對心臟有益」的消息廣傳,品紅酒變得很普遍之後,不單是製造紅酒賣紅酒的多了,人們也開始研究紅酒的等級。
相信網路帶來的文字復興,會把閱讀的等級分得更清楚。什麼是快速瀏覽?什麼是收集資料用的閱讀?什麼是需要慢慢細嚼,反思的閱讀?等級會越來越明顯,因為閱讀和書寫不再是某些人的專利。因此,在文字復興的年代裡,書本閱讀,會來到一個轉折點,讓人必須重新看待它,認識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書本閱讀會從單單是學習知識的層次挪移出來,成為一種思想、情感、生命的深度品味。當網路閱讀越來越像工具時,書本閱讀會提升到一種優質生活的選擇,人們從網上的廣泛速讀,進入書本的深度慢讀時,會知道自己渴望的,不單是把一堆知識灌進腦子裡,而是想要獲得一種網路生活漸漸失去的生命修為。
▲當網路越來越像工具時,書本閱讀會提升成為優質生活的選擇。
閱讀的力量與姿態
有一本書《安靜的力量》,作者Susan Cain逐一舉證,從古至今許多安靜的人,因為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因此發揮出巨大的力量,改變了整個世界。然而「安靜」除了是一種天生的性格,也可以是一種後天操練出來的生命姿態。安靜的力量,常常也是閱讀的力量。只要對名人傳記稍有涉獵的人,都會發現成功的人,通常不是因為他們衝得快,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最關鍵的時刻靜下來,做深度的思考和反省。這是我最珍惜閱讀書籍的一點。
閱讀也能培養出生命的姿態,就是被動性。根據社會心理學家分析,九○後的網路原住民特別喜愛奔馳網路時所擁有的掌控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要讀怎樣的資訊,不讀怎樣的資訊,並且決定要怎樣詮釋讀進去的資訊。這種操控權讓他們假象地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並且有能力讓世界繞著自己轉,看起來,這似乎能使他們更有自信,但是他們很快在網外的現實人生裡發現自己不是主宰,而這種現實的挫折,會讓更多青年人想要更深的沉迷網路,甚至把那裡當成是現實。
提姆‧愛摩博士(Dr. Tim Elmore)是專門研究千禧世代(iYGeneration)的領導學專家,他曾經到美國許多有名的大學,包括史丹佛、杜克(Duke)大學演講並合作訓練領袖。提到網路長大的這一世代,將會產生許多「高傲又自卑」的年輕人,他們以在網路跳躍和尋求刺激的方式跳躍在職場上。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平均每人在同一份工作上待不到三年,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換二十至二十三份工作。
閱讀一本書和網路上的主動跳躍覓食最大的不同,在於閱讀書籍的過程裡,讀者通常必須接受作者的闡述,就像跟一個人相處,需要花時間認識他的好處和缺點,經歷他的情感起伏。讀一本書,當然也需要批判性的思考和判斷,但在那些發生前,你必須被動地、耐性地聆聽,讓作者帶你進入他的世界裡去觀察。
網路閱讀常常要求即時反應,而書的閱讀卻讓我們真正學習怎樣回應。因為多了網絡的閱讀選擇,人開始了解選擇讀書,不只是選擇了有關書的內容,也選擇了有關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要過怎樣的生活。閱讀書籍,將成為一種生活的修為,和生命的修養。
總結
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臺灣有一位很出名的文化人,PC Home 出版集團發行人詹宏志先生說:「網絡環境是一個真實世界的鏡像(mirror image),網下有什麼、網上都有可能有。」我們可以說,當大家被網上的豐富所吸引的時候,請別忘記,這些精采之所以存在網上,是因為他們的實體,已經先存在於網下。換句話說,永遠,會是網下的世界在主導網上的世界。
▲「網絡環境是一個真實世界的鏡像(mirror image),網下有什麼、網上都有可能有。」─詹宏志
閱讀也是如此。網路閱讀多半提供我們Window shopping(瀏覽櫥窗)的機會,現在流行什麼?或者什麼東西值得買?是否好用。但當看到好東西了,甚至試穿了之後,如果不把實體花錢買回來,就沒有真正擁有那件衣服,也不會真實體會到那件衣服為你添加的美麗。
網路各樣的資訊都在告訴我們什麼好、什麼精采、什麼值得學,但隔著玻璃窗看食物會滿足,卻不會飽。鏡子裡面的豐富,絕對是取決於鏡子外面實體的豐富,同樣,網上的世界之所以精采,絕對是因為網下有人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思考、好好的創作、好好的閱讀,並且深度地經歷生命。
▲誰?深度去讀一本書,思考一本書,並且認真地在生活中去印證體驗那本書。
面對自己,面對下一代,我們要問的,不是有多少人喜歡圍著鏡子過日子,或有多少人喜歡天天去window shopping;而是幫助他們成為在網外的菁英份子。放眼望去,在網外花功夫去深度地讀一本書,思考一本書,並且認真地在生活中去印證體驗那本書的少數人當中,有沒有你我?有沒有你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