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果也會說話

 

文/信真

 

▲姊妹們珍惜食糧,歡欣地揀選貝果自用或送人。

 

出身臺灣西部農村的許登奇牧師,喝了四年半洋墨水後返臺執教後,又再一次跨洋回美國,在南端帶職牧養棕櫚灘華人基督教會。他那如假包換的勤儉樸實,就像農夫手中慣用的鋤頭,總是在可用的地上鋤出一塊肥沃的田園。


大約四年前,許牧師牧養的教會正值建堂,暫時需要租堂。而原本在舊堂時,牧師很看重主日崇拜後的愛筵交誼,但執事們評估沒廚房、沒桌子、沒額外經費等現實困境,將面臨愛筵被取消的情況。


這時,神開了一扇門,讓許牧師每週從工廠撿取貝果(Bagel)回教會,大家又吃又拿,其樂融融。即使,如今因故已不再去取貝果了,大家卻在那段時間奠定了一個分工準備點心以加強彼此交流的模式,至今從未間斷。貝果事工算是圓滿功成了,就像以色列人吃嗎哪的那段日子,當弟兄姊妹等待建堂、沒有自己地方敬拜交通的時候,真真實實地品嘗了父神的體貼。

 

珍惜善用神賜的豐盛


說起那個主日,就是教會即將宣佈不再有愛筵的前一天,有一位別教會的張姊妹找許牧師到她家裡商討事情。當牧師離開前,張姊妹遞上一大袋,裝著近百個不含防腐劑、結結實實、口味不同的大貝果,問:「教會用得上嗎?」


原來,是她朋友開的貝果工廠,每週丟棄近四、五百個貝果,凡是形狀不合格、顏色不悅目的,都立即遭到剔除,成為垃圾。負責丟棄處理的員工,生長在貧困的海地,深知富裕國家掃出的剩餘,竟是窮乏國家求之不得的盤中珍饈。他心疼地將貝果放置冷凍庫,用心良苦、想方設法地為這些不幸的貝果尋覓最佳歸宿。


「這不就是神預備的嗎?」牧師心裡雀躍!一來不需花費,二來在租堂受限的地方吃貝果,預備起來毫不費事,最讓他高興的是,又能持續弟兄姊妹聚會後交流、增進情誼的機會。何樂而不為?他馬上一口答應。


有了貝果,弟兄姊妹靈感生發,輪流做幾道配菜、點心以為佐食。後來竟也出現貝果干、貝果包等創意餐點爭相上場。好一陣時光,大家不但吃飽,還可帶幾個存糧回家,或分送鄰居,或攜帶至外州作營友團聚的早餐,或隨著旅人遠至臺灣,皆大歡喜。


張姊妹幫忙代拿貝果,幾次後,牧師與她說好,乾脆自己上工廠去取,免得增加她的麻煩。牧師與那位海地員工交上了朋友,也是主裡弟兄的他,很欣慰地見到手上的貝果各得其所,不再暴殄神所賜的食物。而許牧師常常又讚美又感謝地,抬著好幾大袋貝果讓弟兄姊妹享受飽餐,連自己弟弟公司的工人、幾個宣教士家庭都同享其福,神的工作總是美得無比!

 

▲惜恩報恩的許登奇牧師,樂意傳送神賜予的豐盛的身心食糧。

 

分享傳送身心食糧


許牧師帶職牧會也是神的奇妙恩典,祂提供牧師到弟弟公司的園藝工作,由他負責與客戶溝通,購買花木,其間總是有很多機會向各色人種傳福音。許牧師的心志是:「不管做什麼,生活總是以傳道為首任。」他常藉機提醒來南部過冬的富有老人家,要關心永生的事。身為牧師更深得客戶信任,甚至向他傾訴心裡難處。


牧師不改本性,總在下班之餘,幫幫這家,幫幫那家,又帶來了另一種服事。常有一些客戶,家裡有成熟的橘子、葡萄柚等水果需要摘除。他們的觀念,果園與庭園不同,庭園裡的果子用來欣賞,熟了就要盡速摘除,不能任之落地腐爛、長蟲、發出異味,破壞景觀。日後若要享受水果,寧可到店裡花錢買。此時,牧師的技術及熱心就又派上用場,有時單槍匹馬,有時帶一群弟兄「直搗」人家的庭院,既服事了「鄰舍」(參考路加福音10:27-37),又有滿貨車的果實可以分送會友享用。


許牧師自小家境不富裕,也常自以為恩賜貧乏。可是那顆嘗過主恩的心,對白白得來的無價「恩典」特別有感受;懷著還福音的債,以及惜恩報恩的心志,絕不願落人後。當他看到別人捨棄仍有用處的東西,會很樂意起身擔任居中傳送者。常有人問他,你既工作又服事,那麼忙,怎能還那麼有精神又喜樂?他總是憨憨地笑著,謙和答道:「神的恩福到處可拾,一切因著主,一切為著主,凡事感恩,哪會不常常喜樂?」


中國人對不浪費的美德挺能欣賞,曾有幾位國內來的老人家,對貝果與水果的服事念念不忘,因而軟化了心,聽得進去,接受了福音。

 

若神要用,貝果也會說話。

 

美國人,每天,平均每個人浪費1磅的食物。

在美國,從點心店、超級市場、飯店、餐廳等處丟出來的食物,其數量驚人。根據紐約時報2008年5月的報導,估計一年有964億磅,即27%的食物從未動用過,進入掩埋場。其中新鮮蔬果、牛奶、穀物、人工甜味劑就佔了三分之二。讓我們禱告,求主賜下創意給眾教會,善用這些物資,以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神的拯救與豐盛的祝福。

 

 

作者小檔案

信真,宣教士、傳道人,也是師母。樂為人妻、為人母,最樂於見人全心愛主。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