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華人教會發展沿革看未來十年的挑戰

專訪海外校園總幹事蘇文峰牧師

 

採訪/余國亮、張陵兮

 

 

基督使者協會主辦的首屆美西華人差傳大會在2011年12月27至30日於加州聖地亞哥舉行。海外校園總幹事蘇文峰牧師應邀在該次大會中作了一篇題為「時代、使命、前瞻」的演講。雖然當日與會者多達一千四百多人,但相信廣大《神國》雜誌讀者會對美國華人教會的發展回顧和未來挑戰的課題一定很關心,因此特地訪問了蘇牧師,聆聽他語重心長的分享。

 

問:說到美國華人教會發展沿革之前,請您先為我們簡述差傳事工的歷史。


答:任何關心教會發展的人都不能否認,其實差傳事工最早是從初代教會開始。自從教會在五旬節成立後,立刻向外傳福音,剛開始是個人工作,如腓利到撒馬利亞,彼得和約翰到該撒利亞。在使徒行傳十三章,我們讀到安提阿的教會差派保羅和巴拿巴到外地傳福音。他們本來是在亞細亞一帶宣教,後來保羅聽見馬其頓的呼聲,便來到歐州的希臘半島傳揚福音。


使徒行傳十五章記載教會的領袖齊聚一堂,舉行耶路撒冷大會。這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自此奠定了教會發展的里程碑。經過充分的辯論與商議後,他們決定順服聖靈的帶領,同意外邦人不需接受割禮,只要認罪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就可以因信稱義而成為基督徒。當時他們已經有一個重要的共識,就是眾教會要共同承擔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責任。

 

問:那麼到了近代,差傳事工又是如何受到教會重視的呢?


答:十八世紀英國因工業革命成為強國,道德墮落、酒吧林立、貧富不均等弊端也相應而生。約翰‧衛斯理和同工看到時代的挑戰,便承擔起時代使命,提倡聖潔會社,為普羅大眾、農民、婦女爭取應得的權益。


那時教會復興,充滿宣教的熱忱。他們走出教堂,向社會大眾廣傳福音,甚至礦工、女工等低下階層也不例外。他們關心社會議題,例如,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致力解放黑奴。


威廉克里(William Carney)一生以組織差會、差派宣教為目標。他於1793年到印度,被稱為「近代宣教之父」。從他身上,我們看到英國信徒如何負起宣教使命。


到十九世紀,美國有兩次靈性的大覺醒。大學生發起自願海外宣教運動SVMFM(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在一次禱告會後,一百人立志獻身海外宣教,並簽下普林斯頓宣言:「若神許可,我甘願奉派到世界未聞福音之處作宣教士。」當時的宣教口號是:「我們要在這一代,把福音傳遍世界!」參與宣教運動的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到中國。


在1860年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後,外國宣教士可以來華宣教。這群年輕宣教士在1877、1890和1907年先後舉行三次在華宣教士大會(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分別探討不同差會在中國不同地方宣教的合作策略。1890年,會議通過了成立三個委員會翻譯聖經的決議,結果在1919年出版了和合本聖經,對華人教會的建立產生莫大的影響。


在二十世紀,第三世界的國家尋求獨立,他們的教會也逐漸從西方宣教士的領導轉移到當地人的身上。非洲、南美洲、中美洲和亞洲的教會興起,承擔他們的宣教使命,展開三次的洛桑世界福音宣教大會—1974年在瑞士的洛桑;1989年在菲律賓的馬尼拉;2010年在南非的開普頓。會議主張教會回歸聖經,負起關懷社會的責任。受洛桑會議的影響,舉足輕重的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於焉展開。

 

▲2010年第三屆洛桑會議在非洲開普頓隆重豋場。


1976年第一屆華福會議在香港舉行。此後每五年舉行一次,在中國、印尼、韓國、菲律賓等亞州國家展開宣教工作。我驚訝地發現,非洲國家的基督徒比例高達40%、50%和60%。南非洲聖經公會的總幹事對我說,如果包括天主教徒,非洲信徒的比例甚至高達80%。在每個時代,神都興起教會福音機構和信徒勇敢迎向那個時代的挑戰,承擔起宣教的使命。

 

▲自1976年起,每五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及專題性會議。圖為2011年文宣。

 

問:請略述美國華人教會的發展?


答:美國華人教會可說是由1950年代開始,在紐約河邊教會(Riverside Church)協助下,中國留美學生開始成立中華基督徒團契,由許牧世及譚天鈞夫婦帶領。其後,以留學生為主的華人查經班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幾乎每一間北美大學都有華人查經班,這是很特殊的現象。就像1958年在明尼蘇達州的雙城基督徒團契,後來也發展為華人教會,會牧是黃存望。

 

▲1950年美國第一個華人查經班成立:紐約中國基督徒團契。圖為團契的帶領者許牧世、譚天鈞伉儷。


1960年代,費城查經班造就許多當地留學生,在這批愛主的人中,趙天恩、韓偉、陳濟民、林慈信及周功和等人,後來紛紛成為教會的領袖。加拿大於1960年在小麥產地的Winnipeg開始華人基督徒團契,Winnipeg的冬令會造就了不少基督徒領袖,像是蔡元雲、羅曼華、梁斐生皆出於此。當時的教會一般只關心教會的建立,並集中注意力在「教會自立自傳」的目標上。

 

▲1945年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夏令靈修會,邊雲波、滕近輝、陳終道、焦源廉……等宣教前輩皆在其中。

 圖為1945年與會人士合影。


早在1943年,中美兩國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合作,美國國會終於取消了自1882年以來長久的排華法案。其實華人教會受美國國會通過的1965移民法案的影響最大,是這項移民法案使許多來自臺灣、香港、新加坡的專業基督徒在美國可以獲得居留權,開始成家立業、落地生根,也因為有了中流砥柱和穩定的同工,奠定了教會成長及未來宣教的基礎。由於留學生落地生根,父母移民,針對留學生家眷及孩子的需要。自1970年後,查經班逐漸轉型,從以專業人士為主體漸漸轉為老中少三代同堂的全方位教會。例如:1968年聖荷西州立大學的五人查經班,到1971年成為山景城基督徒會堂。1970年代若歌大學的查經班開始時只有二十人,1979年成立教會至今,若歌教會的會友已經超過二千五百人。


華人一向被看為一盤散沙,但華人教會就很不一樣。他們非常團結,有愛心,熱心助人,在華人社團中留下美好見證。

 

▲1980年代,美國華人教會開始生根建造(建立信仰共識、教會體制、同工裝備、購建教堂),一起迎接復興新浪潮。


1980年代,華人教會開始生根建造。第一要建造的是信仰的共識、教會的體制等。以前由兩三個人就決定查經班的事務,現在則需要牧師、長老、執事等彼此商議。除了要建立教會的會章,還要進行老人事工、婦女事工、青年事工、兒童事工等。為了建立全方位的教會體制,華人教會不但要訓練同工,還要決定買地建堂等大事。舊約權威唐佑之牧師,曾寫過一本名為《華人教會在北美》的書籍,記錄了當時的情形,很值得參閱。

 

問:美國華人教會受什麼影響開始進行宣教呢?


答:美國華人教會在1980年代逐漸成立,不但被建造成穩固的基礎,更有神長遠的計畫和目的。早年鄭果牧師在菲律賓推動差傳,許光導牧師推動專業人士投入傳道事工,華人教會也如火如荼地進行向華人同胞傳福音並且外展宣教的事工。


1983年,第一屆華人差傳大會在華府舉行,其後每三年一次。我們發覺當時的美國華人教會對差傳事工的認識很少,因此特別教導有關宣教的見證,例如:戴德生、馬禮遜來華宣教的生平等。藉由唐崇榮、戴紹曾、艾德理、周主培、李秀全等多位重量級講員的分享,加深會眾對宣教的認識和重視。我們在差傳大會上極力呼籲華人教會落實差傳,成為普世宣教的生力軍。


第一屆與會代表將近四百人,到第二、三屆已增至五、六百人。當時的討論非常熱烈,除了「應全職或帶職作宣教士」,還深入探討「何為宣教」和「為何宣教」等問題。福音還未傳遍中國,為何還要做普世宣教工作?我們教會尚未建堂,怎有餘力關心其他國家的宣教?

 

▲1991年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盛況。


到1990年代,海內外中國大陸學生學者對基督教和聖經甚感興趣,要尋找真理,這跟早年他們到教會當觀光客很不相同。在這期間,華人福音宣教機構紛紛成立。例如:1992年海外校園成立,1993年大使命中心成立,1995年華人福音普傳會成立,1997年生命季刊成立。


後來,美國通過了1993至1994年保護法案,增加了八萬個移民名額,在中國出生的人終於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華人基督徒在美國成家立業,組成教會,中國學生成為教會的主要成員、同工和領袖。華人教會需要尋找外展的方向和承擔使命,漸致力於佈道和宣教,從差錢進到差人。


根據1998年《華傳路》林安國牧師的估計,當時北美共派出大約兩百名華人宣教士,後來增至三百人,但這人數遠遠落後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和香港。由於國內的政情逐漸開放,海外教會紛紛與國內教會接軌,往來頻繁。另一方面,華人宣教也和西方差會合作,不少華人成為西方差會的宣教士。王永信牧師藉由洛桑會議、大使命中心和公元2000年運動,帶動華人教會和美國主流教會接軌,為我們留下了美好榜樣。

 

問:展望未來的十年,請分享美國華人教會的宣教契機。


答:首先,是海歸事工。美國的華人移民不斷增加,這些都是我們未來十年關心的對象。現在只要投資五十萬美元就可以移民。過去的留學生以研究生為主,生活較貧窮,但新一代來了不少只有高中程度的小留學生。他們每年付二至三萬美元的學費,是富人和高官的子女,學成之後回國發展。據統計,「海歸」人數每年增加約13%,在2010年已經高達十三萬四千八百人回國。


這些留學生信主之後,生命不但得到改變,來探親或依親照顧兒孫的長輩往往也跟著信主。因此,我們需要裝備他們成為教會的生力軍。宋尚節正是多年前的老「海歸」,他對中國教會的影響之大,難以言喻!這片廣大禾場正是未來十年美國華人教會校園事工的新挑戰。2011年6月,有六個福音機構在芝加哥開會,商討向校園留學生傳福音並裝備、差派他們回國領人歸主的策略。現在也發起海外華人基督徒愛國返鄉運動,讓往返大陸工作或探親的人得到最好的培訓。我們不要讓這些回國的信徒在那裡自生自滅,而是善用不同的管道繼續鼓勵並扶持他們。

 

▲新一代中國小留學生湧入美國,各教會校園事工如何面對新挑戰?

 圖為2011年6月美歐華人校園福音策略大會。照片提供:《舉目》51期。


此外,是網路事工。傳統的門徒訓練是實體的接觸,包括陪走、陪讀和培育。現在數位科技網絡蓬勃發展,年輕人熱衷於虛擬世界,以此為平臺。如何讓兩個方法相輔相成,達到傳揚福音的目的,也是華人教會未來需要面對的課題。據統計,全中國的「網民」多達五億!我們要去,使網民作主的門徒。


幾年前,華福舉辦了網路宣教會議,邀請已經投入網路宣教事工的同工們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善用這最新科技去傳福音。網絡的福音事工可分為三方面:1.網路宣教(如:愛嘀咕網、耶穌中心);2.網路培訓(如:愛問網、好牧人);3.網路神學教育(如:愛學網、CIU/GCTS中文課程)。香港有一間會友多達數千人的大型教會,牧師每星期都向會友提供靈修教材,甚至可藉由電腦來查出會友是否閱讀哩!

 

問:請分享美國華人教會面臨的挑戰和需要克服的困難。


答:第一,是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在2000年代發生了911事件,導致美國經濟、社會、政治、族群危機加劇。2010年代又爆發全球政治經濟危機。這些危機強烈衝擊美國,華人教會和宣道機構也不能倖免。因信徒失業減薪,收到的奉獻大大減少。如何面對這個痛苦的窘境?我們可以考慮減少重複的會議,用Skype代替;我們可以考慮分工合作、重整資源。我知道美國中西部幾十個華人教會聯合作差傳事工,把宣教資源集中在某一事工和某一地區上。


其次,是第二代華裔的身分認同。海外華人教會的第二代基督徒參加英語堂的青少年人聚會,常面對身分認同的難題。他們被認為是次等公民(Second Class Citizen),只有工作權而沒有發言權。第一代華人不了解他們的想法,使他們覺得第一代華人不是不懂規則,而是不守規則。比方說,有一個教會的宣教委員規定︰凡參加短宣者要具備一定的資格,先接受培訓並出去募款等。但第一代華人卻認為只要我自己出錢,就可以不必募款,自己打破這些規則。


第三,是如何積極融入美國主流群體。劉達芳博士指出,海外華人教會應走出次文化和唐人街格局,積極融入美國的主流群體。華人可以加入美國教會,擔任主日學老師、宣教委員會委員,或長老、執事等。今天的華人教會增長非常仰賴移民,萬一哪天美國經濟大衰退或政府修改移民策略而導致移民減少,教會該如何因應?華人教會也可以不強調以華人為會員,比方在新澤西州的「若歌教會」,後來便把名稱中的Chinese(華人)改為Community(社區)。

 

問:請問您對當前的華人教會和信徒有何期盼?


答:我想用四個「看」字來概括對北美華人教會和信徒的期望。


第一是向上看,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當日耶穌看到民眾痛苦流離,像羊群沒有牧人一般,憐憫之心油然而生。今天,全世界還有不少地方的民眾生活窮困潦倒,社會腐敗不堪,他們仍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面對全球的困境,華人教會豈不率先付諸行動?


第二是向內看,真誠查驗自己的內心。以賽亞見到神的聖潔,先求神潔淨自己的嘴唇,然後才對神說︰「請差遣我!」大衛在詩篇一三九篇的禱告是求神鑒察他,同樣的,宣教要有正確的動機。


第三是向外看,專心對準時代的趨勢。華人教會要把握宣教的良機,善用自己的專長、恩賜來事奉神。

 

第四是向前看,舉目遠眺收割的榮景。當日耶穌在地上時,舉目望田,雖然距離收割莊稼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但祂用信心的眼睛已看到收割的榮景。當日馬禮遜來華宣教時,同樣有人質疑他是否有能力改變古老的中國,但他仍然踏出信心的步伐,持守從神而來的呼召,因為「現在」就是最好的宣教時機。讓我們都回應時代的需要,承擔使命奮勇往前。

 

 

記者小檔案
余國亮,廣州出生,香港長大,在美國獲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著有《物理學家看聖經》(道聲出版)及《約翰密碼—達文西密碼的解碼》(天恩出版)。他的近作《十架七難》將由美國福音證主協會出版。

 

記者小檔案

張陵兮牧師,愛好文學、藝術,從事多元文化事奉多年。已有三子女與內外孫各一名,現任職Hospice,從事安寧病患關懷的工作。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