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藝術宣教的契機

以斯帖德國難民宣教記

 

訪問、撰稿/提摩西

 

 

在臺灣與三歲孩童對話,對一般人而言,是很容易的事。然而,在德國從事難民宣教事工的以斯帖,與寄宿家庭的三歲小孩,卻花了整整三個月時間,才能進行完整的對話。

 

進入一個新的、語言陌生的環境開始生活和服事,一般人很難想像其中的忍耐、尷尬及挫折。然而,對以斯帖而言,這是挑戰亦是契機。她是如何度過這個人生的轉折期,迎接新的開始?讓我們來聽以斯貼的故事。

 

▲宣教士在等待中。以斯帖原本預定一個月後就能前往德國,當時她不曉得還要再等八個月才能出發。

 

難民多族群,以音樂跨語言服事

 

德國每100人,便有一人為難民。德國的難民,多半來自敘利亞、利比亞、巴勒斯坦、非洲戰亂國家及阿富汗等國。

 

人在漢堡(Hamburg)的以斯帖,來到當地後,發現難民也細分為許多族群,在漢堡的難民以使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為大宗。以斯帖按著所參與的宣教機構「萬國差訓中心」(All Nations,註)的安排,前往波斯語教會聚會。

 

這家教會有伊朗、阿富汗的難民,位於漢堡市南部,穩定聚會人數約80人,成立至少三年。不少難民信主才二、三年,多以波斯語分享、敬拜,也會邀請當地講員以德文分享。以斯帖表示:「我不會說波斯語,比較難透過對話服事人。目前多觀察、學習及了解,跟教會的姊妹、女性朋友認識。」

 

雖無法進行人際往來間的服事,但因以斯帖在臺灣的臺南活水教會聚會、事奉時,就參與敬拜團,而且會彈鋼琴。恰巧波斯語教會的敬拜團比較缺樂手,而音樂跨越國界,沒有語言隔閡,因此她便透過鋼琴服事。

 

會眾主要唱波斯語敬拜詩歌,波斯語的歌譜歌詞方向與中文恰巧相反,由右至左,所以在配搭時必須靠聽力,跟著旋律配樂。音樂富有阿拉伯曲風,雖不一定完全明白,且要在沒有完全把握下配樂,以斯帖很享受這樣的配搭。她盡所能服事這群難民基督徒,不用顧慮自己的安全感,謙卑接受可能犯錯的空間,因為是在敬拜三一真神。

 

以斯帖強調:「我也覺得語言上有困難,感謝神還是給我服事的機會,透過音樂認識她們,先與伊朗姊妹建立關係,了解她們的族群文化。」之前,這家教會的宣教事工主要由萬國差訓中心團隊主導。2019年,神開始興起難民帶領聚會。經歷輔導過度階段後,有不少來自伊朗的弟兄姊妹興起成為領袖。而萬國差訓中心也支持這樣的轉變,盡可能讓他們練習帶領,這是長遠發展的方式。

 

▲德國漢堡:以斯帖面對的是一片相當大的福音禾場。

 

等候四年半,終於展開難民宣教

 

為甚麼以斯帖會想去德國從事難民事工?其實,早在2015年年底,她已從神領受呼召,願意投身跨文化宣教,替未及之民盡一份心力。然而,上帝並未立刻差派她,而讓她在禱告、交通、與教會領袖的討論中,細細尋求了兩年。直至2017年,臺南活水教會才確定差派以斯帖為宣教士。2019年以斯帖申請到德國簽證,當年4月抵達德國。

 

即便沒有參與過跨文化宣教,有過海外留學、生活經驗的弟兄姊妹便知異鄉生活的辛苦!對此,以斯帖倒是樂觀,坦言「都蠻好的,感謝神!」第一個月,她連去超市買乳液都有問題,需找人協助;第二個月便知道東西去哪裡買、公共運輸要怎麼搭;第三個月就比較習慣了,沒有剛抵達漢堡時的戰戰兢兢、如臨大敵。「漢堡這邊有公共運輸系統手機軟體(App),我下載到手機使用,心情便比較輕鬆,可以預期交通工具甚麼時候會抵達」,以斯帖回憶。

 

▲前來德國的難民,多半來自敘利亞、利比亞、巴勒斯坦、非洲戰亂國家及阿富汗等國。圖為敘利亞難民孩童。

 

努力學語言,對話之中操練謙卑

 

當然,對於剛投入禾場的宣教士,最具挑戰的是學習當地語言。雖然以斯帖大學時第二外語便是德文,有良好的基礎,但畢竟當時一週只有三堂課。而2019年在漢堡,則是每天三小時的密集課程,分量和強度完全不同。

 

她表示,在學語言過程中,常需調整自己的心態、眼光,不要因學語言而失焦。當她有機會去波斯語教會,與人實際對話練習時,覺得自己德語講得不錯,「好,我現在比上個月有進步!」給自己一點點小小的鼓勵!

 

以2019年以斯帖的進度,德文約需一年才能上手,「一年算快的了,學語言是條漫長的路。要先打好基礎,未來才能有效服事。」知道歸知道,也在來德國前做足心理準備,親身經歷還是不一樣。許多時候學習謙卑,「不怕講錯、不求完美,請對方再講慢一點,再說一次」,以斯帖坦言。在跨文化的環境,生活中很多小事情,都不那麼容易。

 

▲對於剛投入禾場的宣教士,最具挑戰的是學習當地語言。

 

想要跑長久,身心靈健康很重要

 

以斯帖喜愛學習新事物,所以除了學語言外,在體力能負荷的情況下,她還想做其他事情。

 

然而,另一方面,體力、精神有限,所以有些事情會讓以斯帖陷入掙扎。想要探訪某個人,但是光上課時間加上通勤,一天的時間就快不夠用了!怎麼辦?只能慢慢抓平衡點,有時放慢腳步,尋找休息空間,也跟機構溝通自己的需要,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健康,持續在宣教路上往前奔。

 

以斯帖鼓勵對海外跨文化長宣有負擔的人,除了在語言上多裝備外,更要維護個人身心靈的健康。有穩定、健康的靈修生活,加上人際關係、情緒、全人的健康,才能使宣教士在崗位上跑得長久。

 

▲臺灣活水教會事工網頁。

 

太多要學習,需仰賴神的恩典

 

談及2019年初到禾場的幾個月有甚麼新的學習、領受,以斯帖指出,漢堡和其他工場不太一樣。雖加入團隊,但運作上比較獨立,團員各自門訓不同的對象,不一定能密切共事。所以,認識多元文化背景的弟兄姊妹,便是第一項學習。她的團隊有來自加拿大、美國、敘利亞、南非、德國本地人……等等。

 

在過程中,以斯帖努力學習德國的社會文化及應對相處。印象中,德國人表達直接、不太寒暄。但當她前往郊區,發現路上的德國人常會打招呼、道早安,有時間的話,還會在車站跟她閒聊。透過這樣的經歷,她體會到,「不要帶著成見,真實學習基督樣式,去愛、認識宣教禾場的人們。」

 

除此之外,神也挑戰她相信神的信實和恩典供應。一週有許多事需完成,神要以斯帖先仰望祂,因為時間、體力就這麼多,更重要的是明白神想如何,而非自己想怎麼樣。

 

受訪前的一個週末,她剛從寄宿三個月的家庭,搬至與一位德國姊妹合租的公寓。在搬家過程中,需要上德國當地的網拍網站,找可以幫忙開卡車的本地人。但該網站平台全以德文顯示,狀況完全陌生,需要甚麼、誰可以幫忙,並不在自己掌控內。

 

以斯帖禱告求神幫助,將自己聚焦於神,提醒自己一切都是神掌權,並且神是慈愛、信實的神。事後,一位前來幫忙的萬國差訓中心的德國姊妹表示,這是她參與過最順利的一次搬家,真的很有恩典!

 

此外,合租的公寓也充滿神的恩典,因為需要負擔得起又交通方便。在德國外食十分昂貴,更要自主打理三餐。以斯帖也禱告公寓附近有超級市場,也要能與德國人一起住。最後找著的這間公寓,合租的姊妹曾與萬國差訓中心配搭,而且交通便利,所有祈求神都供應預備!這一切,皆使以斯帖更深切感受,需要把這些不確定和無助緊張交給神,祂是信實的。

 

▲萬國差訓中心成員。(圖片出處:萬國差訓中心網站)

 

宣教前線忙,為語言、接觸對象、經費代禱

 

身為在前方爭戰的宣教士,當然需要位於後方的我們多方代禱支持!以斯帖盼望在語言學習上,每天有充分恩典、耐心、智慧,儘快達至充分服事的程度。學語言是必要過程,若可快點掌握,便能有更多時間去做神呼召她至德國要做的事。

 

另外,盼望不久神能引導她接觸幾位女性難民,投資時間在她們身上。最後,就是為著長期經費代禱。以斯帖表示,目前所收到的奉獻支持只夠用到2020年中旬,盼望持續有機會至教會、機構分享事工,相信神會供應。

 

結語

 

或許,宣教士的生活常會面對挑戰,但在德國的以斯帖,總是珍惜小小的勝利時刻,努力、嘗試表達更多,聽懂更多,接觸更多。若弟兄姊妹想收到以斯帖的定期分享,或欲支持她,歡迎通過電郵與她聯絡:[email protected]

 


 

註:
以斯帖參與的萬國差訓中心(All Nations)為一全球性宣教社群連結成的大家庭,有教會植堂運動、差訓基地、先鋒性教會及植堂的社群。服事地區橫跨五大洲,超過40個國家。http://allnationsfamily.org

 

 

提摩西,曾任宣教雜誌編輯,採訪過許多宣教士。盼望能透過報導,使更多主內弟兄姊妹,關心宣教士的需要。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