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專訪】2 在大洋彼岸尋覓另一個春天

坐困身分愁城,愛主弟兄來解圍

 

採訪/楊韓甲華

母:宜莉,43歲,家庭主婦
女:小妮,18歲,學生

 

 

「誰若愛我的兩個孩子,他就是我的最愛!」這是宜莉上網徵婚時在心底悄悄的誓言。

 

宜莉成為單親媽媽時,女兒小妮才三歲,兒子小笙剛半歲。十多年來,她從事外貿生意,事業有成,在廣州享有「小資產階級」的生活。

 

談起孩子,難掩為母的欣慰與驕傲,尤其是像小棉襖那般貼心的小妮。她四歲習舞,九歲就讀於國內三大舞蹈學校之一,專習芭蕾舞。十六歲時便在頗出名的高級健身俱樂部開課教瑜珈,也在兒童藝術中心及小學授課。

 

小妮夢想著來美學習現代舞。宜莉年輕,也有夢想的權利,她憧憬著有個孩子爹的家,一份兩情相悅的愛。然而,在國內,很少男士願意接受有成就的「女強人」,更何況要撫養非己血統、不冠己姓、別人家的兩個孩子?

 

▲小妮舞出心聲:「媽媽,不要哭,妳要注意身體,我賺錢來養妳,妳放心!我會攢很多錢。」

 

宜莉的父母曾來加州探親旅遊,對美國人的富而好禮,讚賞不絕。父母的支持鼓舞著她,即使英文能力薄弱,仍然登記上網,仰賴服務社的傳譯,為自己也為孩子,在大洋彼岸尋覓另一個春天。

 

千尋萬找,如意郎君終於出現。杰是打擊樂器的音樂家,不但開班授課,也於教會的敬拜讚美小組裡司鼓。

 

杰來到廣州和宜莉成婚時,小妮一見他就喊:「Daddy!」杰說:「叫杰就可以了!」小妮按照中國人的禮貌,不肯直呼長輩的名字,何嘗不是內心深處對父愛的一份渴望?

 

宜莉對自己的丈夫滿意感恩。涉外婚姻已在中國形成潮流,然而百中只有一位能如願找到郎君。她親眼看見別人上網尋到的洋老公,不是身心殘疾,就是年紀太大。杰溫和俊秀,身體健康,長她十二歲。雖然交往時,他坦承並不富裕,但是宜莉不介意,她不是為淘金來美,她情願吃苦幹活,和老公併肩建立美滿的家。

 

▲小妮16歲時便在頗出名的高級健身俱樂部開課教瑜珈。

 

宜莉等待兩年多,取得簽證,於2008年1月帶著小妮和小笙與杰相聚。宜莉讚美:「杰比親爹爹還關心孩子。」週末帶小笙釣魚,小妮若晚歸,總是盡力去接她。有時,宜莉管教孩子,杰還心疼地護著:「在美國很難找著這麼乖巧的孩子,他倆是全世界最好的孩子!」

 

來美國這幾個月,與期望產生很大的落差,日子滿了愁苦、焦慮、壓力和眼淚,她常問自己:「我來這幹嘛?」離開年老父母,連根拔起,落籍異鄉;年過四十還要重學ABC;原是四輪汽車,現在變成兩輪腳踏車代步;杰給的家用錢有時不夠買菜,但在電話中還得對父母說:「生活不錯!」

 

杰遲遲不為宜莉及孩子們提出永久居留、合法工作的申請。那天,他才吐露出不安全感:「和前妻離婚時,喪盡我全部財產,⋯⋯妳我現在是『試驗期』,如果不合,分手還來得及。」

 

語言是心靈溝通的工具,她出自誠意的招呼:「You sit, you eat!」杰解讀為粗魯,批評她脾氣大,兩人沒有共同愛好⋯⋯,語言不通造成的重重誤解,她都願意調整改變。

 

但是「試驗期」這個詞,像盆冰水,兜頭淋下,原本受傷的心,覺得好污辱,碎成了片片!

 

「我是來和你過日子,不是來試婚的!」

 

小妮看到母親不停的淚水,不禁問:「我們何必來美國?媽媽,妳要注意身體,我賺錢來養妳,妳放心!我會攢很多錢。」

 

宜莉雖然沒受過洗禮,但是她敬畏神,在她心底還有個悄悄的誓言:「絕不會提出離婚,不再犯罪。無論貧窮富貴,都願意和你白頭偕老。」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