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篇】從兒少奠基,代代傳承的生命影響力

訪中華基督教亞太兒童少年領袖發展協會理事長

朱施美妃牧師

 

採訪整理/林敏雯

供圖/「亞太兒童少年領袖發展特會」、何富美

 

 

兒少信仰奠基

 

身為第五代基督徒,朱施美妃牧師從家族中承接長遠的信仰根柢,也置身於臺灣教會歷史的洪流。當她明確神的呼召,要投入兒少服事之際,叔父施達雄牧師提醒她觀察兒少事工現狀,鼓勵她突破現有框架,迎接挑戰。

 

朱施美妃看到,一般教會對兒少部投注的有形無形資源均有限,也罕見把兒少服事放在第一優先。然而今日兒少主日學教導的內容與方式,將影響未來一代信徒的神學觀與價值觀。若是停留於幾位老師輪替上課,講述聖經故事而非神的話,只為了讓孩子不打擾成人敬拜,這樣的觀念與作法又會培育出何樣的信徒?

 

因此她致力於為兒少建立完整的教會生活,培訓孩子們委身教會、經歷聖靈、領受異象,為的是不讓下一代成為教會消費者,倒要成為建造者。

 

朱施美妃設計課程時,著重於聖經的完整性。她認為既是神的話,就要系統、整全地涵括六十六卷書;從幼兒起由父母讀給孩子聽,到孩子識字後自己讀。她也強調學習聖經不止於知識傳遞,還要落實於人生與信仰。以利未記為例,她引導學生體會何為「聖潔」,為甚麼要「分別」,讓學生們認識數千年前以色列人從神領受的律法,對生活在廿一世紀的臺灣信徒仍然有關聯、可實踐。

 

父母要活出信仰

 

教會無法,也不該取代父母在孩子信仰養成過程中的角色與地位。

 

有些父母熱心教會服事,卻在孩子的價值觀養成教育中,或採取被動態度,認為把孩子帶到教會上主日學就夠了;或隨從「人本主義」教養理念,以致孩子在家中失序、無律。

 

朱施美妃提倡父母參與信仰教育,從「親子禱告」到「親子崇拜」,從營會內容設計到同工參與,父母不應只是接送孩子參加活動,而是成為事奉者。如此孩子可以不僅被告知要操練信仰基本功─讀經、禱告、服事,更從父母身上看到如何做,進一步與父母一起做、一起成長。

 

使徒保羅將教會信徒間的關係比擬為肢體,互相連結、幫補、扶持,朱施美妃將此信念運用於人力資源,讓教會裡的叔叔、阿姨們,也能成為孩童成長的助力。

 

在籌辦大型活動時,光靠著教會幾位長執是不夠的。此時會友當中的專業人才便可在管理、策劃、執行上,奉獻一己之長。甚至在整個過程中,把幾個青少年帶在身邊一起做,是腦力激盪,是經驗傳遞,更是門徒訓練。

 

教會的長輩們在週間兢兢業業為神奮鬥於職場,主日亦是盡心盡力於神家中的事務。這樣的態度也成為年輕一輩的激勵與榜樣。朱施美妃牧師欣慰地說,即便週一學校有考試,學生們週六和主日也照常事奉、照常聚會。

 

▲「亞太兒童少年領袖發展特會」,旨在完整的神學教育基礎上,探討影響意識形態與文化的議題。圖為2017年的課程大綱。

 

知而行的領袖養成

 

已舉辦了廿六屆的「亞太兒童少年領袖發展特會」,歡迎十歲以上的學生參加。課程由中華福音神學院的教授支援,在完整的神學教育基礎上,探討影響意識形態與文化的議題。單單「後現代」這個題目就投入五年的時間,且每年要花上半年的時間來準備特會教材。

 

朱施美妃指出,特會不僅專注於認知議題,更致力於讓學員具有思辨能力,好進行知識性對話。目前除了每年在臺灣舉辦,更擴展至其他地域,如新馬地區的亞太特會也已舉辦了十三屆。

 

她也看見參與者生命的改變。一些來自離島教會的孩子,剛開始參加特會時需要補助。當體會到特會對他們有偌大助益時,學生們開始打工存錢,之後不僅能自費,還有餘力支援他人參加。當朱施美妃親自赴離島探望時,他們非常興奮,也深受激勵。

 

在安排每年的夏令營課程時,朱施美妃也與地方產業結合,例如帶著孩子們到宜蘭南方澳漁港認識漁民的生活,到白米村(又稱「白米木屐村」)察訪農民的作息,還觀摩太陽能產業等等。這樣的野地勘查、戶外教學,讓孩子們的知識增加、見識開廣,更啟動他們的學習意願進入未來產業。這何嘗不是預備人才的管道之一?

 

活用人才資源

 

投身兒少事奉多年,當初朱施美妃帶領的兒童主日學學生,如今已成家立業,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參加兒童主日學。這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一代又一代的孩童,如何在社會各式各樣次文化中,站穩信仰?

 

朱施美妃提到,這群在教會中接受培育的孩子,是同儕眼中的「文青」、「正妹」、「陽光」,反應都是正面的。

 

她認為當家長與教會腳步一致、信仰教育回歸生活面時,能養成孩子的自律。同時在教會裡孩子能得到發揮才幹的機會與空間,相對參與學校社團時間便減少,也少了同儕次文化的壓力。在課業上,教會也邀請已進入大學的大哥哥、大姊姊來幫忙課業輔導,同時也成為他們心靈的加油站。

 

她也鼓勵孩子找到未來職場發展標竿,不是找到一份工作而已,而是找到一生「志業」。因此需要認真考慮是否每一個孩子都適合進大學,是否技職學校更貼近孩子的恩賜?教會也需要提供機會,讓孩子們能以所學服事神、服事人。

 

以臺灣當前的情況而言,有一群四十至六十歲的人,或自願或被動地提前離開職場,身、心、智、靈卻較穩定成熟,正是發揮極大影響力的人力資源,豈能閒置?

 

朱施美妃鼓勵在這樣處境中的信徒,起來站在缺口上,成為服事下一代的看守者。以其專長和經驗,建造下一代為人父母者,也成為再下一代青少年的教練。他們可以教導、訓練,也可以陪伴、鼓勵;範圍可以是聖經知識、育兒心得,也可以是處世態度、應對進退。她樂於看到多代同工、跨年齡層的服事。

 

神所揀選的工人

 

對同樣投身兒少服事的「前線」同工─主日學老師們,朱施美妃牧師勉勵說,每個人受呼召、蒙揀選來服事,是出於神的意念。她提醒老師們要願意放下身段,不計較得失,如此才可處之泰然,不會有失落感。

 

更因為所接觸的是孩子,而孩子來自不同家族,她期許老師們謹言慎行,不比較、不傳話,不該說的就不說,以免產生糾紛、製造混亂。

 

然而對傳遞真理要認真,該說的就說;向神求新鮮的嗎哪,以創意宣揚神的話。每一次活動結束,無論成果如何,將評估作為下一次服事的動力,把榮耀歸神,繼續往前。

 

她盼望老師們保有固定的靈修生活,因為能持續服事是神的恩典,自己要有長進,才能帶領學生長進。而這一切皆因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中,人所看見的將是神的榮光。

 

▲朱施美妃:兒少信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教會的建造者,而非單是消費者。

 

傳承的未來

 

對於未來,朱施美妃祈求神繼續賜下信息來建造信仰生命,並見到世代間的承傳。她指出華人能理解使命感和承傳,但是否能放遠眼光、擴展境界呢?既然這個世代已國際化、團隊化,教會要如何有更寬闊的國度觀,好讓年少一輩有宏觀的心志?

 

她也看見牧養時需要慎重衡量何為不可取代的真理與生活,好比認知讀寫文字的重要,就需要適度教導「讀」聖經,而非「滑」聖經。她再次以利未記為例,鼓勵參與牧養的同工們看見神的話語超越時空,數千年前對以色列人頒授的節期律例,對今日的世代有何實際意義?摩西時代要求的每七年休耕一年,對當下臺灣的精耕農業還適用嗎?是與不是該如何理解、如何落實?

 

眼前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紛紛擾擾,教會對下一代的教育又該持有何種態度,採取何樣策略?按朱施美妃的看法,信徒的婚姻觀與家庭觀會是最好的對策,只是教會也需要教導夫妻、父母、孩子以聖經為本的信念,以及確實活出真理的生活方式。基要真理重要,但不能停留於此;以基要真理為基礎,進一步活出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又是何等風貌?這是值得牧者深思、體現的。

 

持續影響的生命力

 

投身兒少服事多年,朱施美妃的確看到神的手在其中,不僅事工持續發展,孩子的生命也在改變。

 

有學生罹癌,在治療過程中所表現的信心,甚至超過關懷他的屬靈長輩。有孩子失去至親,教會持續的關注陪伴她成長,也讓她體會父神的愛。育幼院的孩子來參加特會,回去後連院長都察覺孩子的改變,陪同參加的非信徒社服人員亦被神愛感動,聚會時淚流滿面。

 

事工中舉辦多年的草莓俱樂部,是開放給臺北市各幼兒園參加的週間定期活動。朱施美妃也鼓勵教會裡的孩子奉獻十分之一的壓歲錢,作為其他孩子參加活動的公車車資。

 

一天一位父親與朱施美妃牧師聯絡,表示願意捐款作為草莓俱樂部的公車基金。驚喜之際,她詢問這位不曾參加教會聚會的家長慷慨奉獻的動機。這位爸爸說,孩子是個過動兒,向來讓老師頭疼。但是自從參加草莓俱樂部,狀況越來越好。那天爸爸親自參加,坐在後面觀察孩子的參與─看到一個個孩子興奮地邁著細碎步伐進場,開心滿足地離開;看到自己的孩子專注、守紀律,積極參與每一個節目。他看到孩子的改變,也看到課程的影響力。

 

在這個求新求變的大環境中,還有誰願意選擇深耕?又有誰願意投資永恆?

 

朱施美妃牧師說,兒少服事似乎是「投資多、報酬少,且要在多年後才能稍稍看見成果。」但她堅信神恩典的水流新鮮、清潔,必要支持所有參與服事的信徒繼續下去。

 

因為信仰需要傳承,生命必會持續發揮影響力。

 

 


 

兒童、青少年主日學老師的肺腑之言

 

辛勤的園丁

 

每年春天,我們夫婦倆會在院子裡種花、種菜。播種、栽植前,得要花上一個週末的時間來鬆土、施肥,之後還要時時澆灌,常常加添養分。

 

我們看青少年事工猶如苗圃,需要灌注辛勤、執著、耐力。這些年輕信徒或慕道友的心田需要鬆土,也需要加添養分─教導他們誰是耶穌基督,幫助他們了解來到神的家不只是傳統或儀式,而是渴慕更親近祂。

 

亦如栽種花草蔬果,就算做了一樣的準備工作,成果還是不同。我們教過積極參與的學生,自願每週帶領敬拜,也彼此激勵。同時我們也遇過靈命未成熟、對敬拜的意義一知半解、踟躕與救主建立更進一步關係的學生。若忽略了他們,總會成為別人的絆腳石。

 

深知我們不過是神的工具,最終是祂掌權,無論當下看見何樣果效,依然要耐心耕耘祂的園圃。有心服事青少年的未來園丁,要清楚這是神的呼召,是職分不是興趣。我們為園主卑微的工人,一切榮耀都歸屬祂。

 

(Chris and Hannah,美國佛州,服事青少年六年)

 

有盼望的「館主」

 

在教會中服事兒童及青少年二十多年中,最大的體會是「越做越甘甜」。兒少服事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但經過長時間的投注陶冶,就能欣然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從趴在地上亂鬧的小孩,到站在臺上成為受浸的青年,或在結婚典禮上,聽新郎或新娘介紹自己:「她是我年輕時的團契輔導,我以前都……」有些曾讓我很頭痛的孩子們,如今已是主日學老師,也有人是宣教士。當然,並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記得老師,但主耶穌必記念。

 

要想看到小樹變大樹,前題是:有幽默感,常常喜樂,服事夠久,身體健康!班上每個小孩都是老師的祝福,即便是那些來「踢館」的學生,因為他們讓我虛心求進步,心情變年輕,更誠懇真心地禱告,求神賜下創意智慧,使我成為能從言教身教中,散發馨香生命的老師。

 

(信惠,美國新澤西州,服事兒童與青少年逾廿年)

 

連接的橋樑

 

有牧者認為父母是信仰教育的關鍵,說「父母親的信仰帶好了,孩子的信仰也會帶得好。」

 

因為教會的成人與青少年敬拜是分開的,青少年事工就在「微信」(WeChat)成立了「青少年父母親」群組,每週與父母分享主日資訊的重點、主日學討論的內容、主題經文,以及針對孩子身心靈成長的代禱事項。

 

如此父母能知道孩子們到底在教會聽到甚麼信息,也得到提醒能與孩子在週間繼續對話、練習。父母們對這樣的做法有很正面的回應,不再是膚淺地問孩子:「今天在教會學了甚麼?」而能夠有意義地討論:「我們怎麼在家中……?」

 

我自己也是青少年的父母,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觀察比聽訓多。父母親們能從「微信」分享中彼此激勵以身作則,搭起與孩子心靈之間的橋樑。

 

(Linda,美國佛州,服事青少年父母一年半)

 

敬畏神的榜樣

 

兒童主日學裡一直教導的,就是從小學習敬畏神。敬畏神的孩子,必願討神喜悅,必定忠心愛主、事奉主,是願意委身的僕人。他們也會遠離惡事,不得罪神。即使長大離家求學或工作,仍會守住信仰。

 

父母是孩子的屬靈導師。父母的屬靈生命如何、有沒有穩定的靈修生活,孩子會模仿並學習。鼓勵父母關心孩子在主日學的學習,並且協助孩子複習上課的內容並一起禱告。父母看重靈命教育多過學校的成績及名次,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信仰生命。

 

目前的挑戰是如何在舉辦各種活動之後(例如復活節、聖誕節、夏令營),留住來參加的小朋友,繼續跟進。有時候他們想繼續來教會,但是家長不是基督徒,不讓小孩來。因此教會傳福音必須與社區連結,舉辦一些活動或課程,邀請附近居民參加,和鄰舍做朋友。當家長願意走入教會,不排斥福音,就會願意讓孩子來教會。

 

(幼瑋,臺灣屏東,服事兒童廿年)

 

 

受訪者小檔案
朱施美妃牧師,中華基督教亞太兒少領袖培訓發展協會創辦人即現任理事長,亞太兒童少年領袖特會創辦人即現任執行長,臺北靈糧堂兒少牧區區牧長。善於組織志工營運團隊並企劃大型活動,規劃設計兒童及親師共學之親職教育訓練課程。投注心力於教會兒少人員培訓與教育課程,如團康教育、感覺統合協調、臨床輔導、婚前教育、體適能環境情境訓練、親子教育諮商協談、家庭職能教育、兒童情境教育與行為發展、青少年行為發展、親子關係之單親家庭輔導、統合協調教育培育。

 

記者小檔案

林敏雯,樂於傾聽人的故事,記述神的作為。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