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走上街頭

社會運動中的親子關係

 

文/譚瑞玲

 

 

親子關係受衝擊

 

近年來,世界各地紛紛興起大型社會運動。單在這十年間,便在中東爆發了國民爭取人權自由的「阿拉伯之春」;從美國民眾佔領華爾街擴散到全球多達82個國家反對財團操控、社會失衡的佔領街頭運動;亞洲一些城市的學生對政府政策的抗爭;至2020年5月因一名非裔被警察壓制窒息死亡,而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示威等等。

 

各地社會運動的起因雖然不同,但出發點多是為了反對不公、追求社會正義,因而特別容易吸引追求公義、理想的熱血青年參與。許多父母輩年輕時也曾走上街頭,參與過社會運動,但隨著年紀漸長,對生活的目標改變,和子女對政治議題的看法不相同,及擔憂子女安全與前途等因素,對於孩子走上街頭不盡贊同,導致親子關係面臨嚴峻的衝擊與撕裂。

 

本文將藉由專家學者們在香港2019年爆發的社會運動中的經驗與觀察,分析當子女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時,父母如何維護、增進與子女的關係。

 

▲社會運動的起因雖然不同,但出發點多是為了反對不公、追求社會正義,因而吸引不少帶著理想與熱血的年輕人參與。圖為2014年10月10日,義大利年輕人在米蘭聚集,抗議政府削減公立學校經費。

 

訴求不同造成親子對壘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家庭生活教育組」2019年首11個月的統計,家長求助人數遠比2018年同期上升超過27%。依照該會「青年創研庫」的調查研究,七成青年表示與父母爭拗的主要原因,是對社會議題有不同的看法。1

 

何以香港年輕人對政治的看法與上一代出現如此大的差距?

 

該單位主任凌婉君指出,香港現年18至29歲的年輕人傾向追求民主、自由與公平,而54至73歲的中老年人則大多渴望社會穩定、法治和公平。2

 

一般來說,父母即使認同政府需改革,還是希望兒女能以學業、前程為優先,糾正政府錯誤和改革社會則次之。不過,年輕人卻認為,若個人自由及人權皆受侵犯,人生有何願景可言?

 

政治意見不同本無對錯,然而年輕人因為政府漠視他們的聲音,甚至強硬鎮壓,而走上街頭抗爭。父母輩除了憂慮子女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可能帶來的刑責,也難以忍受家長的權威受到孩子頂撞,因而造成親子間的對壘。

 

▲家庭應以愛、關係與溝通為優先。不值得為了爭辯是非,使家人之間的愛褪色。

 

彼此相愛才是重點

 

然而,父母在和孩子起衝突時,可否先反問自己:當務之急是要舌戰辯贏子女嗎?正如社工兼藝術心理治療師,「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陳小薇所言,家長無論立場如何,重點還是親子關係。不少專業人士都提醒,家庭應以愛、關係與溝通為優先3。父母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盡量保持冷靜,方可與下一代對談。孩子需感覺到家長的關愛,而不是激動的指責。

 

當然,家長也是人,不是各個都能成功處理情緒。可嘗試與理念相近的親朋互相扶持鼓勵,若焦慮的情緒持續,最好尋求社工或其他專業人士疏導,因為若爸媽自己先被情緒牽扯,便無法引導珍愛的兒女。4

 

臨床心理學家陳潔冰認為聆聽、詢問、討論是父母維持親子關係的必經過程。先滿足受助者情感的需要,才能展開理性的溝通5。家長宜細心觀察子女的情緒,專心聆聽,做出適當的認同。

 

觀察、聆聽

 

依照「香港小童群益會」的指引6,情緒無對錯,父母宜接納及肯定孩子的情緒。例如:年輕人若浮現困惑、混亂、害怕等反應,家人可安慰,表達這是正常的現象,然後和子女討論適合的舒緩方法。如果兒女因做了某些決定而內疚,父母可表達欣賞他們對社會或旁人的關懷,並解釋毋須為個人不能掌握之事自責。

 

當有悲傷之情,家長應容許抒發,接納哭泣及哀嚎等行為是自然的流露。如果孩子表現出憤怒,父母宜表示關心理解,嘗試一起想出緩解的方法。若兒女因未能即時反應,而懷疑自己缺乏同情心,家長可開導,人人對突發事件回應不一,有些人需要多些時間沈澱。

 

詢問

 

在交談過程中,家長需避免以下情況:

 

一、對兒女:爭論政治立場、批評看法、否定情緒、牽涉人身攻擊、與他們的日常表現一併評論、從年紀輕或成熟度不夠的立場駁斥。7

 

二、作為父母:避免急於說教,或以高壓方式道出看法或政治立場。8

 

若家長堅持己見,一味否定兒女的立場,便封殺了溝通渠道,造成子女不願分享,走向地下化,甚至做出更激烈的行為。父母若贏了爭辯,卻輸掉親子關係,甚至影響子女的成長及前途,豈非得不償失?

 

父母在提問時,不要預設孩子立場,或先講自己的看法,要盡量給子女解釋個人觀點的空間。詢問時要注意用字,避免稱示威者為「暴徒」、「黑 衣人」、「曱甴」(不少香港警察對上街年輕人的稱呼)等子女認為負面的詞語。9

 

家長若能留意子女的用語,在互動中引用,能更拉近雙方的距離。此外,問題盡量中立,可增分享的寬度。與其責怪兒女不理自身安全,不如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你剛才在街上看到了甚麼?」

 

若家長見到兒女準備外出參加示威,切勿強行阻止,以免引起子女激烈反彈。爸媽宜先處理個人的焦慮情緒,心平氣和地提出模擬現場的具體問題,幫助兒女在行動前有機會冷靜思考,了解應負的責任,做出安全部署。例如:你準備到哪裡?有沒有預計會發生甚麼事?遇上突發情況你會如何處理?在許多人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你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遇上搜身,你會如何應對?10

 

討論

 

家長和子女討論的目的不是勸服子女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為了顯出父母關愛兒女之心,增加溝通空間,保持珍貴的家庭關係。

 

一、充滿關愛:父母和孩子的對話,宜以關心子女為主軸,在溝通中表明心中的憂慮,令他們更明白雙親的難處和感受。既然爸媽尊重他們的意願,也期待兒女能令家長安心。

 

二、適當的嘉許:不少年輕人過去可能只顧埋頭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理世情,現在懂得關懷社群,有理想,具赤子之心,值得嘉許。

 

▲人人都有政治盲點,何不藉機會好好和兒女溝通,了解彼此,攜手跨越兩代之間的鴻溝?

 

掌握大方向

 

一、和而不同

既然子女抗爭是為表達民主訴求和捍衛人權,那麼,父母應提醒他們,民主的先決條件是接受多元化意見,尊重南轅北轍的看法,有容納異見的胸襟。世上的民主政體均需容忍不同意見的存在和權利,即使雙方都認為對方不如自己,但最後的決議也大部分是多方意見協商的結果。

 

二、站穩立場的君子之風

父母可藉此以身作則,雖然不認同兒女的想法,但仍願意聆聽及盡量接納孩子正向的一面,使子女也願意探究爸媽的立場。

 

三、深化社會關懷概念

父母在嘉許孩子關心社會之餘,需幫助他們進一步深思,社會關懷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以「利他」精神為基礎,出發點是謀求共同利益,或維護受壓迫的弱勢社群,而不是尋求個人或一小撮人的成就感。再進一步引導子女思考,改變體制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一時的退下不等於完全的潰敗。

 

▲家長要提醒孩子莫誤蹈網路陷阱,社群上的互動未必代表大部分人的看法。

 

省思道德勇氣的來源

 

父母應與兒女捫心探討,他們的行動是出於本身良知的呼喚,還是同輩的壓力,或受有魅力領袖的吸引?更重要的,他們的行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恨?

 

爭取公義的力量源頭,應來自愛。以父母的愛為例,家長對兒女的愛雖無疆界,但在愛中仍施行管教。這原則若實行在公共空間,便是社會前進的正面力量。子女若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源於愛受壓制的人,自可減少一呼百應或人云亦云的衝動,亦可作為行動持續的原動力。

 

愛能化解向對立者的怨恨。若孩子不清楚行動的目標是否為愛護社群,便很容易把焦點轉到不良的政客上。父母要幫助兒女明白,在抗爭過程中,要視對方如弈棋的對手,而非萬惡不赦的敵人。

 

民主國家一般都具備不同的渠道可和平表達反對的意見,若政府缺乏民主機制,掌權者可能完全漠視民意,一意孤行。然而,上街遊行、示威、佔領街頭這些行動,參與者在不同國家所受的法律限制都不一樣,家長應清楚認識有關細節,向子女解釋可能要負的刑責。若兒女堅持願意承擔,父母便需採應變措施,如及早尋求保釋示威者的律師,想出與子女在現場及被捕後保持聯絡的方法等等。

 

▲面對爭議性的話題,可全家人先一起禱告,謙卑求神帶領一切交談及家庭關係。

 

莫誤蹈網路陷阱

 

現在網上的假新聞,不單在市民間互傳,甚至一些政治人物也樂此不疲。即使在民主社會,近年不少民粹派的國家領導人也會繞過記者招待會的提問,以網路社群向人民傳播他們愛聽的話,或述說要民眾相信的內容。

 

二次戰後的德國政府為防獨裁者再現,非常注重下一代辨別是非的能力,推出《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系列,其中的第七冊《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有很適合少年人辨別假資訊指引:

 

1. 資訊出自何處;
2. 作者是誰;
3. 何人、何事、何時、何地、如何、為何;
4. 是否有同樣的相關報導;
5. 如何報導;
6. 作者是否客觀;
7. 圖片素材出自何處;如何找出圖片的原始出處;
8. 揭露網路假新聞的網站。

 

香港資深記者李臻在《陪孩子看新聞》中提醒,雖然「畫面新聞」近來相當流行,但其實「有圖未必有真相」,特別是來歷不明的圖像。父母若能花時間與孩子一起從不同新聞來源看時事,從不同角度與看法解析,將可幫助子女培養更透徹的辨別力。

 

▲最好能繼續維持家庭日常活動,令孩子明白人生也有其他重要的層面。

 

辨別圍爐取暖的錯覺

 

香港教育大學副教授兼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總監侯維佳指出,15至18歲的年輕人通常覺得與朋友們一起行動極具吸引力,可以建立認同感、參與感及自我價值。當他們進入聊天室,情緒易受感染,這正是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和迴音廊(echo chamber)的作用。家長可協助孩子辨別,哪些部分是自己所見所思,哪些部分是順從大眾,然後在有足夠資訊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決定(informed decision)。11

 

此外,家長也要提醒孩子,不要將網上互動的like(讚)誤以為是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意見,特別是網上搜尋器通常會列出觀點近似的訊息。其實,不少父母也會落入這種圈套,只看與自己相同意見的訊息。爸媽實在應該與下一代同樣自省,找出個人的盲點。

 

親子攜手跨越鴻溝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除了言語上的溝通,也可用其他方式表達。例如:發短訊、準備菜飯湯水、探望、送物資、陪伴等,並適時表達自己的掛念之情,請他們定期和家裡聯絡。12

 

家中電視不宜長期播放新聞畫面13,可收看不同主題的節目,如體育、音樂、旅遊等;最好能繼續維持家庭日常活動14;平日交談的話題盡可能圍繞著家庭生活或其他非政治的面向,令孩子明白人生也有其他重要的層面。

 

此外,也可設立「家規」,譬如不在餐桌上討論時事,或預設討論時段,並訂出規則,如不可互相攻擊或窮追猛打,否則便要暫停。15

 

面對爭議性的話題,可全家人先一起禱告,謙卑求神帶領一切交談及家庭關係,令孩子明白即使父母也要尋求神的智慧和力量。

 

父母在家中若避談具爭論性的政治議題,就可能像一些家長怕和孩子談性教育話題般,最後孩子會轉向其他容易被誤導的渠道追尋答案。如果爸媽以長輩的身分強行「一言堂」式的論政,與兒女的溝通難保不會每況愈下,將來要修補便更加困難。

 

其實,人人都有政治盲點,若能藉機會跨離自己長久建立的觀念,不但可擴展視野,也可拉近和兒女的距離。當子女走上街頭,震動了父母的神經之餘,可能也是雙方攜手越過深海的契機。

 


 


1.         《眾新聞》,與孩子談修例風波之二:家長求助增三成,政見不同、憂兒女負刑責、不懂面對,2020年1月16日。
2.         同1。
3.         同1。
4.         美國國家兒童創傷壓力網絡 NCTSN: The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https://www.nctsn.org),“After A Crisis: How Young Children Heal”。
5.         同1。
6.         「香港小童群益會」,《修訂逃犯條例事件引起的情緒處理及支援備忘》。
7.         同6。
8.         「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對應社會事件家長錦囊小冊子》。
9.         同1。
10.       同8。
11.       《眾新聞》,與孩子談修例風波之一:父母不懂溝通—臨床心理學家:接受兩代想法不同,訓練獨立思考,2020年1月16日。
12.       同6。
13.       同8。
14.       同4。
15.       臨床心理學家陳潔冰,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陳小薇、總幹事陳健雄。《眾新聞》,與孩子談修例風波之三:Q&A例子錦囊:專家給家長溝通貼士,2020年1月16日。

 

 

譚瑞玲,願以歷史學者的眼光,學習舊約先知的批判精神,審視過去的不公平,為弱勢群體發聲,彰顯神國公義。現為華人基督徒義顯社臉書專頁〈義顯之聲〉固定作者,著有《由閱到悅:每天五分鐘書海逍遙遊》、《與書影共舞:每天五分鐘盡享書香影語》、《滔滔公義》等書。「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同工。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