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人類
——《流浪地球》觀後感
文/文羊
從地球出走
2019年春節期間同步登陸北美一線城市影院的大製作影片《流浪地球》,讓旅居海外的華人欣然前往觀賞。雖然不知道這部電影會帶來怎樣的體驗,那一刻坐在影院裏的每一個觀眾似乎都充滿期待,似乎可以通過電影回一次家。
電影開始了……吳京出演的爸爸一遍遍叮囑著岳父、孩子,自己離開後他們可以搬進地下城,寬闊廣袤的星空下父子的對話是那樣靜謐而溫馨,卻預示了一場不可逆轉的災難。
由於太陽幾十年後就會變成一個紅巨星,吞噬地球及一切生物,地球再也無法依靠太陽的光亮和能源來生存,必須逃離。而接下來的影片裏真可謂滿目瘡痍,陰暗雜亂的地下城和人們臉上陰沈的表情,一個十幾歲的初中生也帶著憤世嫉俗的表情,不屑一顧地回應著周遭地一切。地球表面原來那美好的一切全被破壞,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由於酷寒,又都結了冰。秀美的山川早已面目全非,電影中惟一可辨認的是上海那幾棟地標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金融中心等等,不過只剩下最上面那一節,其餘都在厚厚寒冰封凍下了。
姥爺(香港演員吳孟達扮演)和運送火石的一位救援隊員也在冰川森林裏相繼喪生,僅存的幾個人和男女主角一同趕往設在杭州的巨大行星發動機站運送燃料。而這樣的發動機在地球的大陸板塊上竟有10,000多台,日夜不眠地燃燒著。因為發動機的燃料就是火石。這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不禁令人打寒戰,這究竟是怎樣的場面?不禁讓人想起馬可福音九章48節所說:「在那裏,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以及啟示錄二十一章8節:「是燒著硫磺與火的火湖。」。
運送火石的路途面臨重重困難,人員傷亡,車輛毀損,更讓人難以預測的是在他們到達杭州站之前得知杭州已經被淹沒了。電影編劇和導演是否有意將觀眾帶入這如同地獄般的絕望和煎熬之中,如同啟示錄和路加福音所說:「晝夜不得安寧的地方。」「滿是痛苦的刑罰和充滿絕望的地方。」
科幻對比現實
電影中的科幻部分為中國觀眾和評論家津津樂道,然而這樣的幻想是否有科學依據還是僅僅只是人的幻想。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幻想故事都對文明和人類的福祉有益處。美國作家Cleve Cartmill在1944年發表的短篇小說《Deadline》,對核武器詳盡的描寫,和當時高度保密的曼哈頓計畫極其相似,還引來聯邦調查局的調查。隨著美軍在廣島上空投下的原子彈也讓人們意識到科幻故事的殺傷力,足以讓整個地球都不寒而栗,而幻想已經變成事實。
科幻往往受限於對世界的認知程度。現在眾所皆知地球是圓的,古代的人們卻有各種猜測和假設,「地球是平的」、「地球四週被大水包圍著」等等。古印度人甚至認為地表是由四隻大象支撐著,現在看來很可笑!想想人走過幾千年的探索,才一點點發現和證實這個神早已設計和建造好的地球以及所有的宇宙星系。在創世記第一章記錄了神偉大又奇妙的創造過程:神在六天裏按序造天地和光;造水和空氣,將水分為上下;分開陸地和海,並造植物各從其類;神使日、月和眾星為天上光體,能分別管理晝夜,制定節令、日子、年歲;造水中大魚、及其滋生物和空中飛鳥,各從其類;造地上活物,牲畜、昆蟲各從其類,最後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創造過程無論是順序的安排還是對被造之物的選擇都是精心設計、滿有慈愛。太陽系裏面的每一顆行星和恒星的距離,各自運轉的軌道,地球公轉又自轉,地球上人類與各種動植物和諧地相處,都處於完美的動態平衡。這些奇妙豈是人可測透?
電影《流浪地球》的同名原著小說中,作家劉慈欣也寫了這樣一個小的生態環境。
為了拯救地球人們形成了兩派:飛船派和地球派。飛船派主張放棄地球坐飛船飛走,而地球派則主張以地球為載體飛出太陽系,聯合政府採納地球派的方案,開始地球流浪的旅程。小說中的阿東是飛船派堅定的擁護者,他設計了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可是這個小世界卻死了。老師分析是因為它太小了,這樣的循環需要有像紐約、上海那麽大的規模才可以維持。
流散的人,流散的心
以賽亞書裡,神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人無法明白神的意念,盡管努力模仿神的創造而搭建出的小世界也依然不能存活。而電影卻執意讓地球開始流浪,一步步走入絕望。人只有謙卑在神面前才能慢慢發現神創造的美好,慢慢領悟神的美意。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然而人類卻朝著相反方向,越奔越遠。
電影中人們要逃離太陽系,毀壞神美好的創造,辜負了神美好的心意。如此自以為是的決定,不僅導致地球上一半的人口喪生,也讓活下來的人們歷經百代的流浪;科學幻想不但沒有給人帶來希望,反而讓人長久的流浪。
196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故事情節設計極度寫實,大膽構想了人登上月球的情形,飛船發現號中人失重的精準描寫,似乎為一年以後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做了科普的工作。人們總是帶著好奇的探索之心期待著更高更遠的旅程。登上月球如今已經不再是甚麽難事,這就更讓讀者和觀眾對科幻作家充滿敬意,也更願意閱讀和觀看此類書籍和電影。1991年因著美國國會圖書館評價《2001太空漫遊》是「在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非常重要的」電影,從而得到國家電影局收藏。
然而,《流浪地球》卻把觀眾帶進2500年的漫長逃亡,歷經100代。如此逃亡以地球上一半人的生命為代價,且2500年後地球真的可以安全停泊在比鄰半人馬星的旁邊嗎?那裏的生態環境真適合人類居住?要怎樣和孩子解釋這種逃亡生活?坐在黑暗中的我,旅居異鄉的人,那一刻幾乎要掩面大哭!
離開家園,開始沒有盡頭的流浪,這無異於將人類推進萬劫不覆!肉身的生存有那麽重要嗎?如果生存的意義和目的只是為了生存,以「人類」這個集合名詞的概念來犧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多麽的荒誕。神創造宇宙、地球、山川、鳥獸、草木、人,是為了讓我們明白祂的愛和享受創造的美好。如果人要取代神的位置,任意而為,後果不堪設想。早在1818年英國小說家雪萊就寫出了《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深刻探討人試圖創造人的惡果。人若失去家園,又沒有堅實的精神家園,將永久成為「流散者」(diasporan)。
大約公元前三世紀到二世紀,古希臘文舊約聖經中申命記28章中第一次提到了Diaspora這個詞(中文可以翻譯為「流散」)。摩西警告以色列人若不聽從神的話,他們將歷盡各種詛咒(參考申命記28:15-61)。這種指向死亡,且波及後裔的詛咒,讓人永久失去自己的家園;離棄神,使人類成了永久地流散者。
尋找回歸
追求一個穩固、有形的家園,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渴望,即便物質豐富的今天,高速發展的通訊技術讓地球如同一個小山村,然而人並沒有停下追求家園的腳步。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故土,移居異國、異鄉落地生根,尋找平安、喜樂的家園,卻一直是我們不變的追求。就算在電影《流浪地球》中,人們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為了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或許在尋找有形家園的渴望背後,其實潛藏著回歸永遠家鄉的夢?
看過電影,我衷心地祈禱每一個人都不會流浪,而每一個有生命的人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安穩的精神家園。神的大門永遠向每一個人敞開,藉由耶穌完成的救贖,不就是祂在創世已先,便為我們鋪陳的回歸之路?
走進神的國,即是走進永遠的家園;成為神的兒女就有依靠、有盼望、再也不會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