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治平教授一起

走进历史,活出历史,书写历史

 

采访小组/晓士顿西区中国教会李玉珍、田莉芬、于静、陆曼澐、魏兆安、李玫

整理/李玫

 

 

1807年,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抵达广州,成为第一位踏上中国本土的「更正教」宣教士,为近代中国基督教历史开启新卷。
2007年,林治平抵达美国德州休士顿,带来「马礼逊入华宣教二百年」历史图片巡回展,激励北美华人教会为宣教书写新页。
他们两人都承接历史的因,也传递历史的果。
他们从神领受的呼召,是「传道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开荒者」。
蜿蜒崎岖的历史路,连接一位英国宣教士与一位华人学者,也将连接你我。
藉著认识历史,我们认识这世代,
也认识自己在历史中的定位。
因为,你我将书写未来的历史。

 

 

「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的林治平与同工,应邀前来晓士顿西区中国教会,展出「马礼逊入华宣教二百年」历史掛图,同时举行一系列关于生活、文化、音乐、宣教的讲座。

 

紧凑的行程中,林治平特别接受采访,回顾马礼逊来华宣教的影响,细数筹办此次活动的经历,并剖析华人教会对历史的责任。

 

第一站 走进历史

 

曾任台湾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编著有《基督教与中国论集》、《全人关怀—二十一世纪宣教的再思》、《改变历史》等书的林治平,从马礼逊1807年抵达广州开始,带领会场中的每一个人,走进历史。

 

先锋拓荒难,奠基宣教路

 

当时中国政府对来华的外国人规定严苛:不许学习中文,只许留在特定的「广州十三行夷馆」,家眷限居澳门,严格禁止传教等。踏足中国大陆本土的「更正教」宣教士,马礼逊是第一位,前无来者的他,简直比登天还难!为了名正言顺居留广州,两年后,他以优异的中英双语能力,争取到东印度公司翻译员一职。

 

受聘于差会和东印度公司双重身分的马礼逊,在当时和后来皆引发争议,备受批评。林教授指出,两岸三地的历史课本,都错将在华宣教士与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混为一谈。他感慨地表示:「现代人注重事实,但事实不见得是真相。」停顿了一下,他接著说:

 

「马礼逊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东印度公司贩卖鸦片,这都是事实,但事实并不等于真相。真相是,马礼逊不顾他人误解,即使身败名裂,也要把基督教带进中国,连太太和孩子都死无葬身之地。」

 

马礼逊到中国独力奋鬥六年,差会终于派来同工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牧师。岂料米怜入境无门,马礼逊只好将他安排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Malacca),自己留在广州,继续单打独鬥。然而神有美意,驻守两地的他们仍密切往来同工,在马六甲积极策划、推动「恒河外宣教计画」,创办英华书院,出版基督教第一份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虽然分隔两地,米怜与马礼逊仍同心为福音奋鬥。


此刊物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先驱,对中国近代的报刊和印刷业,兼具发扬和推动的作用。1814年,帮忙印刷新约圣经的工人蔡高,由马礼逊施洗成为第一个中国的更正教基督徒。后来马礼逊在马六甲按立梁发,成为第一位中国人牧师。

 

▲英华书院教学楼。

 

勤造文化桥,直奔标竿处

 

一个在中国仅居住二十多年的英国宣教士,竟能边工作边学习中文,以《三国志》文体翻译出《新旧约圣经》,其坚忍毅力,让人望尘莫及。马礼逊所编纂四千多页的《华英字典》,举凡中国俗话、俚语、诗词、俳句等,无所不包。其语言驾驭能力、翻译技巧和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1824年3月24日,马礼逊携带其力作《新旧约圣经》、《华英字典》,以及一万多册中文书籍回到英国。这些作品无疑为中西文化的沟通起了重大贡献,更为当时预备前往中国的宣教士学习中文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基督教在中国宣教打下扎实的基础。返英两年,马礼逊积极推动设立了东方语言学校,演讲呼籲大众关心中国问题,热心教授中文,为中国传教事业奔走不懈。

 

▲字典第一卷。


马礼逊的刻苦勤奋,是因为清楚神所託付的使命,这是他留在中国的唯一动力。一个西方人定意学习中国文字,当时看来是不可能,什至近乎狂妄。但是,若不如此,又如何融入中国文化,触动中国人心,为神赢得中国灵魂?

 

马礼逊在华二十多年间,因远离家乡,与妻小相隔广州、澳门两地,常把自己孤独的心声,抒发于日记。从字里行间,不难窥测他所经历的重重困难,却处处欣见马礼逊一生所见證的并非困难,而是神迹。

 

林治平激动地翻阅著桌上那本马礼逊翻译的新约圣经影印本《新遗诏书》,似乎能触及马礼逊的脉动。这位宣教士放弃家乡的优渥生活,前往遥远国度,为陌生的人民贡献下半生。直到今日,这样一个开疆闢土、为中国宣教大业奠基的传教士,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难怪马礼逊声声叹息,开路先锋已被遗忘,宣教鸿图谁人承继?

 

第二站 活出历史

 

历史路继续往前伸展,马礼逊所播下的种子,仍在发芽、结果。

 

燃亮神所赐的那一团火

 

马礼逊入华后约一百五十年,在台湾,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林治平受洗成为基督徒。他在四十多年前担任主编的《宇宙光》杂志,今日扩展至全人关怀,于现代基督教公益事业,以及多媒体宣教领域中,不仅开拓新局,更是箇中翘楚。

 

采访现场的桌上放著一本黑色皮面小开本圣经,和一本《马礼逊入华宣教二百年─历史图片巡回展导览手册》,这位谦和平易、穿著樸实的长者与我们围坐桌前。虽集多重身分─学者、作家、「宇宙光」终身义工,林教授更认定自己为「传道人」。他深深相信:「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哥林多前书9:23)

 

对一位从事学术、教学的全职学者,从哪里来的时间和心力,在「宇宙光」持之以恒担任义工达三十四年之久?对一位四年前退休的人来说,又从哪里来的信心和热情组织这场规模庞大的活动?

 

「信主几十年来,我并不是等到什么都明白才往前走的。老实说,我总是凭著心中的感动,亦步亦趋地往前走。往前走凭的是信心,而不是理性思考之后的清楚。往前走靠的是神所赐的一团火,而不是一时兴起。走过来后,再回头看就清楚明白了。不是我走的对,完全是神的带领。」林治平直率表达出真诚的想法。

 

策划「马礼逊入华宣教二百年」历史图片巡回展,亦是倚靠信心。首先资金的募集就是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是件好事,但经费上仍需自己筹措。林治平道出两位捐款人的故事。当他写信给国内外专家学者,得到广泛的赞同和支持。第一笔捐款来自一位年长的大陆学者,捐款一万人民币。另一位在美国的退休女传道,捐款一万美金。这位靠退休金生活的长者说:「如果我都能奉献,你就放心去做吧。」他相信这是神所给的印證,便迈开脚步,勇往直前。

 

我不能,神能

 

2006年,正值筹办工作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林治平的另一半,名作家张晓风教授患重病住院。除了工作的重担,他还要担负照顾妻子的责任,所承载的煎熬和忧心可想而知。然而,林治平在医院里陪伴妻子的时候,尚且完成许多文字、图片的整理。也因妻子一场大病,更让他感到时间的珍贵。

 

林治平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说:「如果照圣经所说,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年,那么我只剩五年的时间,好少啊!然而,转念一想,物以稀为贵,我手中掌握的时间越少,我就越值钱了。」

 

轻松的话语背后是极严肃的思考,在这物慾横流、人为物役的后现代文化中,时间就是金钱。那么,该如何做,才是以时间换取积存在天的财宝呢?

 

林治平以马礼逊为例證。马礼逊在中国二十多年里,遭受许多误解和非议,身心灵都有软弱之时。然而,马礼逊所起头的西方来华宣教风潮,挽救了多少中国灵魂?继他而后的宣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医疗、社会关怀领域,又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

 

眼前的林治平,博学健谈、睿智思辩,饱满激情。一旦回想退休后心境的调适,他不讳言曾有过的失落感。毕竟退休意味著失去原来的职位、名望和薪水。因此,当有机会被聘请去发展「第二春」,且条件十分诱人时,就面临天人交战了。

 

「然而,我终于对自己说:谁能买得起我?我心里很清楚,在剩下的时间里,我该做什么。」林治平便以笃定的信念,在短短三年里,运作并完成大型展览活动和出版系列丛书。

 

除了认定目标,全力以赴,林治平曾在一篇文章《我不能》中,为自己的服事下註脚:「宣教工作本身就是神迹,靠人不能⋯⋯」接著,他引用了马礼逊喜欢说的一句话:

 

「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

 

第三站 书写历史

 

罗素(Bertrand Russell)有句名言:「我是历史的果,也是历史的因」。为什么人是历史的果,又是历史的因?研究历史多年的林治平,对此有一番见解。

 

历史的因果,人人又何干

 

每个人都会自祖父母、父母承接语言、习性、观念,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原生家庭就是自身历史的一部分。历史记载人的活动,累积成文化,演变为社会。

 

文化和社会如同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著,人却需天天生活其中,时时吞吐。一个人的价值观、文化观,什至性格特质,都因文化和社会的演变产生变化。故此,人接受历史的影响,成为历史的果;同时又传递历史,提供素材,导引、塑造未来,成为历史的因。

 

纪念马礼逊来华宣教二百週年,回顾历代宣教士血汗霑濡的足迹,历史于你我,于今日华人教会,又有何用?

 

看宿昔典型,寻自身定位

 

鑑古知今,藉由审视史实─历史事实,盼能汲取史识─历史见识。

 

马礼逊入华后的二百年里,多少宣教士到中国这块基督文化的硬土拓荒,多少人为此献上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命,什至几代后人的生命。

 

此刻,林治平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基督教在中国经过多年传扬,仍落得如此可怜的光景?
●为什么好不容易才带领决志的人,很快又失去踪影?
●为什么教会中有那么多的基督徒冷淡退后,不冷不热?
●为什么基督徒的生命价值观与世人相比所差无几?

 

「简单说,基督徒在华人现代历史、文化、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缺席了。正是这个过程中的缺席,导致今日历史文化呈现出一片无神唯物、注重今生现世的硬土。基督徒虽曾努力撒种,无奈土壤不对,自然结不出丰盛成熟的果子。」或许因为林治平传承湖南人的血脉,言词中藏不住率直的锋芒,还时时透露惋惜和焦虑。

 

「当今教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正处在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哲学就是没有神,没有绝对真理,只注重事实的表面,而不是事实的真相。」林治平面容严肃,度数不轻的眼镜后,闪烁著用历史看真相的目光异常犀利,直指要害。

 

▲各地巡回展下来,陶土留下了全球参展信徒的脚踪,留言本纪录了心灵的震撼与感动,激励你我走进历史,活出历史,书写历史。


「既然人是历史的果,也是历史的因,我们就要明辨历史的果,承担历史的因。深思在历史中怎样活出自己的生命,形成未来的历史,书写未来的历史。」

 

在反思的同时,林治平看到自己的位分:深入文化核心,耕耘福音土壤,使基督文化渗透现代人生活的每一层面。这就是他大半辈子致力于以文字和影像来传扬基督文化,纵使退休也不遗馀力製作「马礼逊入华宣教二百年」历史图片巡回展的原因。

 

展览的掛图已经拆卸,座谈会的现场一片静默。当林治平带领著同工离开此地,继续下一站的行程时,他们在晓士顿西区教会激发的感动,也将成为一段影响世人的历史。

 

成为历史不代表结束,应该是开始。当马礼逊的肖像、林治平的语音仍在心中回荡时,我们当省思自己于神的国度中,是否亦是「传道人」、「开荒者」?

 

让我们向神寻求自己于历史中的定位,倚靠神走进历史,活出历史,书写历史。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